北京人大网讯 5月12日下午,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志兰同志带队,“两条例”执法检查“分类习惯养成”专题小组赴东城区检查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东城区城管委、东直门街道和崇外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检查组实地检查了4个小区,看到了垃圾分类工作中许多因地制宜的“妙招”。在新世界家园,每个桶站都安装了摄像头、语音提示器和人工远程协助按钮,自视频监控使用以来,共记录居民投放8596次,准确投放8034次,准确投放率达到93%。在新怡家园,由运营企业投资设置了垃圾分类投放柜,不仅实现四类垃圾的分类投放、自动称重积分和可追溯核查,还可以自行用积分兑换日常用品,充分运用技术赋能助推垃圾分类。在新中西里小区,街道安排社区工作人员每人每天走访10户,10天一个周期地开展入户宣传,建立了工作微信群,提出“不要数、不要表,要视频、看效果”的要求,虽然是老旧小区,但垃圾分类工作井然有序。在清水苑小区,每个桶站的垃圾柜都安装了电动门,采用太阳能驱动,既节能环保,又整洁方便。
在检查中,各街道负责同志也反映了当前垃圾分类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承租户垃圾分类意识还有待加强,二是要注意有害垃圾桶站被翻捡的问题,三是对混投行为的报告、取证、处罚机制还需完善。(城建环保办公室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