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立法者“送法上门” 市人大常委会“条例宣讲小组” 赴十六区开展普法宣讲

日期:2020-05-15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原标题:立法者“送法上门” 市人大常委会“条例宣讲小组” 赴十六区开展普法宣讲

  本市垃圾“四分法”与其他城市有何不同、定时定点投放和“破袋”如何操作、历史原因形成的公房如何进行物业管理……昨天下午,一场“立法者”与“执法者”面对面的普法活动,让东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课堂有点儿特别。

  讲课的,是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的负责人;听课的,除了区委书记和区长在内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还有全区105家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区人大代表约1000余人;内容,是近期市民生活中的高频词——“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

  “知法才能守法,懂法才能执法。”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主任郝志兰说,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已于5月1日全面实施,但市民对法规的知晓度还不够。实践中,很多执法者和管理者认为,要想推动法规有效实施,把法学深学透是前提。为了便于各区领导干部和人大代表理解法规、遵守法规、执行法规,由立法专班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组成的条例宣讲小组,将分赴全市十六区开展两条例的宣讲培训,月底前完成全部十六区的“送法上门”工作,预计将有1.2万余人参加培训。

  “宣讲解决了很多我们实践中的困惑。”东城区城管委副主任贺松涛说,“比如可以因地制宜设立固定桶站、定时定点收运垃圾;对个人违规行为以教育引导为主,慎用处罚条款;要依法加强对物业服务的规范和监管等等,不仅让执法和管理工作更加有章可循,也有助于通过规范执法、以身作则,进一步带动市民群众懂法、守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宣讲以条例的核心条款为重点,围绕大家关心的执法检查如何开展、配套措施何时跟上等问题,第一时间答疑解惑,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排查了风险隐患。立法者“主动出击”,真正实现了服务前移,为法律法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了解到,市人大常委会已启动两条例执法检查,将发动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身边路边周边”的“三边”检查,重点检查制定配套文件、组织宣传普及、落实核心条款的情况。还将组织部分执法检查组成员分小组进行暗访抽查,召开专题督办会,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检查到的突出问题。11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