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网讯 日前,笔者从昌平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今年代表工作是亮点纷呈,除了打造示范家站品牌、开展代表履职轮训、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常规工作外,还探索创新开展“法官、检察官、警官”进家站、“每月有约”代表接待日、代表全网格履职等代表工作新举措,进一步深化拓展“两个联系”,建好用活人大代表家站。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是代表、活动看代表。过去一年,昌平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代表主体地位,把代表工作作为推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创新发展的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丰富完善民意表达平台,拓展代表履职渠道方式,强化服务保障,代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年,昌平区代表工作继续围绕“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这一时代任务要求,深化拓展“两个联系”,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稳中求进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昌平区委“改革提质年”主题活动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代表履职活动、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汇聚民意、凝聚共识,昌平区人大常委会将探索开展“法官、检察官、警官”进家站活动,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介绍履职为民情况、听取代表意见建议等活动,进一步密切国家机关同代表的联系,推动人大代表在参与监督执法、宣传普法、促进守法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组织代表“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的基础上,推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系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各平台融合建设,探索推行“每月有约”代表接待日,把代表联络站的活动时间固定下来,让群众常态化就近就便联系人大代表、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和诉求。
探索代表全网格履职方面,坚持代表下沉到网格、意见收集在网格,指导镇街合理划分网格,以代表家站为辐射点,将人大代表全部下沉、全面覆盖到基层网格,亮明身份、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按照“分层分类处理、及时反馈信息”的原则,完善网格内选民意见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形成从记录诉求、整理建议、交办处置、办理反馈到资料归档的工作闭环,推动选民意见建议的落实。(昌平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