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网讯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顺义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下沉基层、扩大标准化物业管理覆盖和住宅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应建尽建等各项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物业“三率”市级任务,物业服务覆盖率94.9%(市级要求94%以上),位列全市第三;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63.6%(市级要求50%以上),位列全市第五;党的组织覆盖率100%(市级要求80%以上),全市第一。具体情况及典型做法梳理如下。
一、摸底数明边界,推进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
全面掌握域内195个住宅小区的产权单位、缴费比例标准、红色物业开展等物业管理情况,合并划分边界模糊不清的老旧小区、公产房,为实现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的目标提供工作依据。针对存在无物业难题的1个回迁小区和9个政府直管小区,根据区位分片或整体打包,择优确定骨干物业企业介入接管,筹措资金,完善硬件设施,配齐物业服务人员,通过“邀请试用、公众监督、共同决策、居民付费”的总体路径,实现了从没有物业到准物业再到引进专业化物业管理的“三级跳”。
典型做法:旺泉街道前进花园采用“先尝后买”模式解决老旧小区长期失管问题。“先尝”先引入专业物业企业向小区业主免费提供6个月服务,“后买”在前期物业企业赢得居民口碑、居民付费意识增强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动员引导全体居民参与物业企业选聘,纳入规范化管理;光明街道幸福和东兴两个老旧社区重新划分物业管理区域解决8家管理单位交叉,产权单位自管、政府应急托管、物业企业免费和收费四种模式混杂的管理难题。坚持“维持现状、全部纳入、统一标准”三项工作原则,维持两个物业管理区域,将非住宅物业和住宅物业纳入同一区域,统一进入付费模式;仁和镇龙泉苑小区以镇级财政兜底成立村级集体物业企业,村党支部牵头业委会筹备工作解决回迁小区管理难题,通过村规民约、村民福利反补、村委会福利待遇挂钩等形式促进村民主动缴纳物业费。
二、搭平台重指导,加快组建业委会(物管会)
《条例》实施以来,业委会(物管会)数量从原有的13个提高到118个,共新增组建业委会(物管会)105个,组建率从6.7%提升到63.6%。按照“应建尽建”的工作原则,持续协助指导各镇街组建业委会(物管会),在住宅小区和成熟的物管会中孵化业委会,确保两年内住宅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全部组建。严格监督自治组织依法履职,建立社区存在问题的监督、举报、受理、执法的工作机制,对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努力打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
典型做法:空港街道吉祥花园物管会深入住户走访,结合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和居民对小区实施物业管理收费标准、服务内容的意见和建议;空港街道中粮祥云物管会委员和物业项目经理逐个到社区商户的施工现场与装修负责人沟通,及时劝阻装修扰民行为;天竺镇希望家园物管会建立诚信居民评比机制,按照社区居民公约和自治章程,每季度对居民垃圾分类、文明行为、社区志愿活动等进行综合考核,在每个社区单元门公示最终评分,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凝聚力。
三、强党建合资源,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物业“三率”提升工作纳入全区年度党建绩效考核专项内容,细化形成全区小区物业“三率”基础台账,以及物业“三率”职责任务清单、街道改革任务专项调度清单和业委会(物管会)组建工作清单,每周通报调度、每月挂账督办。制定区级红色物业“3+X”专项行动方案、党建引领物业“三率”提升、党的组织覆盖等工作指引,规范党建引领物业的方法路径和组织程序。在微信公众号设立“爱家行动”“疫线风采”“党建引领”等专栏,围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小区物业提升、在职党员参与物业服务等发布30余篇经验文章。8月底,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物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100%。
典型做法:空港街道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业主自管、党员协管、物业直管、属地托管的有效机制,推行物业“跑腿吹哨、红色管家”工作模式,强化区域化的物业联动和专业化的物业服务;胜利街道率先组建红色物业联盟,以服务老旧小区为核心,整合辖区水、电、气、暖、市政等单位资源,为老旧小区提供预约维修、接诉即办等服务;仁和镇以望泉寺村新回迁小区龙泉苑为试点,总结该小区党建引领强化业主自治、村办物业强化物业服务、文化活动强化居民意识的工作经验,打造融合党群服务、居民议事、物业服务为一体的红色物业阵地,为回迁小区作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