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治论坛

“宁”聚力,讲好宪法故事

日期:2022-12-09 来源:中国人大网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原标题:“宁”聚力,讲好宪法故事
  写在前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今年,我国现行宪法迎来公布实施40周年。南京,如何讲好宪法故事?历经一年紧张有序建设,南京宪法公园12月9日起向市民开放。这处宪法主题公园位于滨江风光带与城市文体轴交汇处,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宪、制宪、修宪、奉宪伟大历史进程。
  “我们立足南京宪法公园的‘人民公园’属性,坚持‘人民公园人民建,建好公园为人民’原则,突出宣传‘人民的宪法’、展示‘人民的力量’,‘由代表提议、与人民共建、让群众共享’的建设开放过程是南京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牵头推进公园建设的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说。
  【A】五级人大代表呼吁建设宪法公园,让宪法从文本走进生活
  刘洪是江苏刘洪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作为一名知名律师,他经常应邀到一些学校、企事业单位做普法宣传。“到的地方越多,就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好的法治环境,能够让人踏踏实实工作生活’。”刘洪告诉记者,市民群众也希望能有更多渠道学习、了解宪法。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每年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但是,省内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庄重正式的礼敬宪法的场所。每年举办‘宪法宣传周’活动,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连续多年牵头组织全省“宪法宣传周”活动的江苏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许建彤说。
  市民群众、普法工作者的“烦恼”,受到人大代表们的积极关注。市人大代表、高淳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陈秋菊经过多年深入调研,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建议,南京建设一个宪法公园,让市民学习宪法、礼敬宪法“有地方可去”。
  这一建议,引发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共鸣”。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部主任李鸿彬提出了“关于支持地方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宪法宣传教育阵地的建议”。
  李鸿彬的建议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的支持。他建议,应当鼓励基础条件好、民意呼声高、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因地制宜探索建设宪法宣传教育示范阵地,不断增进全社会对宪法的尊崇和信仰。
  【B】852名工人加班加点,一年时间完成两年工程建设量
  市民群众、代表委员呼声得到市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建设宪法公园”建议被写进南京市“八五”普法规划。很快,由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负责同志组成的南京宪法公园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宪法公园建设进入“快节奏”的推进状态。
  通过综合权衡城市空间、区位特点、功能定位、建设成本等因素,秉着“最大限度节约资金”的原则,最终确定“通过在绿博园改造提升工程中有机嵌入宪法宣传教育元素的方式”建设宪法公园。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江苏省设计大师张雷带领团队十易其稿,拿出了建筑设计、景观植物设计等一整套方案。
  经过立项审批、公开招标等系列准备,在市发改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司法局、河西管委会、河西国资集团等单位共同努力下,南京宪法公园于去年12月4日正式动工。
  当时,据业内人士估测,宪法公园建设时长至少需要两年。然而,从破土动工到建成开放,工期仅用了一年。“全力推进宪法公园建设,就是当下我们礼敬宪法、尊崇宪法最直接的行动。各责任单位带着这份共识,与时间展开赛跑,全速推进公园建设每个环节。”南京宪法公园建设办公室主任、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夏德智说。
  宪法公园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建设单位压力大。“我们坚持系统性思维、项目化管理、网格化施工,细化责任、挂图作战,确保建设全过程保质保量保进度。”南京宪法公园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河西国资集团副总经理徐如泉告诉记者。
  承担工程建设、浮雕制作、景观绿化、展陈布设、灯光亮化任务的中建八局、南大雕塑所、爱涛文化、南京园林及良业科技从全国各地选调852名工人,加班加点奋战在建设工地上。“大家目标一致,要在现行宪法迎来公布实施40周年之际,把宪法公园如期交给南京市民。”中建八局南京宪法公园项目部经理陈真说。
  “特别是宪法宣传教育展陈,先后组织8场专家论证会,修改调整版式稿24稿、图文稿40稿。正是有了这股‘尊崇宪法’凝成的强大合力,宪法公园才实现以超常规的建设速度全力推进,在一年时间完成了两年的工程建设任务。”南京宪法公园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市司法局副局长贺庆说。
  【C】全景展示宪法历史进程 参建工人姓名刻在醒目处
  南京宪法公园由旗阵广场、宣誓广场、宪法宣传教育展、主题雕塑、共享绿谷等部分组成,公园里每一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生动诠释着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
  从万景园路步入南京宪法公园,沿着直径82米的圆形廊道向前,随着60个重大法治事件的逐一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历程在景墙上徐徐展开。旗阵广场上,由100面红旗组成的昂扬旗阵迎风招展。旗杆高度为12.4米,寓意12月4日的“国家宪法日”。
  宪法宣传教育展是南京宪法公园的核心。展线总长约450米,通过336张图片、106件(套)展品、11张图表、16个艺术场景、27项多媒体演绎项目,全景式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宪、制宪、修宪、奉宪的伟大历史进程。
  宪法宣传教育展楼下为宪法宣誓广场,可同时容纳1000人举行宪法宣誓。四周景墙上设置大型组合浮雕,生动展示“国家象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人民性’与‘根本法’”三大主题。
  参与宪法公园解说工作的渡江胜利纪念馆讲解员袁一林说,宪法宣传教育展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宪法故事”。比如,1954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宪法草案,全国迅速展开全民大讨论,持续近3个月,征集52万多条意见。“1.5亿多人参加,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光咱们南京,就举行讨论会12000余场、报告会735场。”她说。
  主题展板上,还有南京人熟知的网红店“芳婆糕团”。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八二宪法”进行修订,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也就在那一年,芳婆拿到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芳婆糕团店”正式营业执照。从流动的摊点,到固定的店面,“芳婆糕团店”一开就是40多年。当听说自己的照片进了宪法宣传教育主题展,芳婆激动地说:“先是改革开放,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如今又赶上法治时代,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稳。”
  记者还注意到,宪法公园专门设立了“建设者的足迹”展厅,展示公园建设者风貌;在醒目位置设立铭名载体,镌刻着852名公园建设者的姓名,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礼敬劳动者。
  【D】市民服务设施占四分之三 可举行各类纪念性仪式
  “早在2002年河西新城规划伊始,市里就在这里精心规划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文体轴线。”时任市规划局规划处处长、现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叶斌说,随着奥体中心、银杏里、金陵图书馆新馆、江苏大剧院的逐个落成,这条轴线逐渐成形。但在滨江的最西端,一直没有一个建筑为这条轴线“收笔”。
  “河西文体轴线最鲜明的特质就是文化。”长期关注南京建设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说,南京宪法公园在不改变绿博园原有格局、现状形制和整体风貌的前提下,为河西文体轴线“收笔”,使整条轴线融合成一条“项链”,“项链”上每颗“珍珠”既独具特色、熠熠生辉,又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记者现场看到,奥体中心主场馆体育场上空两条跨度近400米的巨型拱架身披“金陵红”,代表体育运动的激情;四个“荷叶水滴”造型,呈现花瓣状肌理的江苏大剧院,充满雅致的文艺气息。而在空间上承上启下、连接城市与自然,形态上与江苏大剧院相得益彰的南京宪法公园,彰显气势恢宏的宪法元素,弘扬人民至上的宪法精神。
  “坚持在‘人民的城市’建一座‘人民的公园’,这是南京宪法公园从规划到建设全过程始终坚持的一条鲜明主线。”南京宪法公园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尧说,作为绿博园配套设施的南京宪法公园,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宪法元素融入建筑之中,且直接为市民服务的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让市民群众“看着美,愿意来”。
  “南京宪法公园从设计到施工,都把‘方便群众、服务市民’作为第一位考虑的要素。”南京宪法公园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河西管委会副主任蔡国峻说,公园东侧紧邻扬子江大道,公园地下停车场设有约170个停车位,公园入口广场南侧建有一个大巴停车场,公园周边还设置了多处非机动车停车点,方便广大市民和游客前往。目前在建的地铁9号线,未来也可直达南京宪法公园。
  宪法公园作为全天候面向市民开放的公共场所,设置了精致多元的灯光照明系统,并按照节日和平常两种模式,打造璀璨夜景。建筑载体以暖白光为主,刻画构造细节,体现公正;公园塑造舒适亲民的光环境,保障夜游;以红线为轴,两侧基本对称的布局方式,更强调仪式感和秩序感。
  “南京宪法公园是一个面向市民的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宪法宣传教育、开展礼敬宪法活动的法治文化载体。”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王利民告诉记者,这里既可以举办宪法宣誓等政治性活动,也可以举办入学、毕业、成人、结婚、参军入伍等纪念性仪式,既彰显宪法活动的庄严性,又兼顾市民公园的休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