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尹力到平谷区调研并出席全市“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工作会,强调 深入实施“百千工程” 推进首都乡村全面振兴 努力建设现代文明富裕安全宜居的和美家园 殷勇游钧一同调研并出席会议
日前,市委书记尹力到平谷区调研并出席全市“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工作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战略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进一步深入实施“百千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把首都乡村建设成为现代、文明、富裕、安全、宜居的和美家园,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委副书记游钧一同调研并出席会议。
平谷区峪口镇片区是第一批“百千工程”示范片区,区域内的平谷中关村农业科技园创新工场,已陆续入驻20余家农业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市领导听取农业中关村“十五五”时期产业规划和产研协同带动发展情况汇报,察看创新成果展示。尹力指出,要坚持科技引领,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发展效益。大兴庄镇通过实施“百千工程”激活发展新动能,市领导来到农业中关村零号店,察看农文旅创新融合一站式消费场景。尹力说,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精品民宿、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业态,一体推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全市“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工作会在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召开。尹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我们推进首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以首善标准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百千工程”对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加强示范村庄和示范片区的系统谋划、整体设计,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现代化乡村。进一步发挥“百千工程”对推动城乡融合的牵引作用,提升“百千工程”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立足首都资源禀赋条件,大力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为推动城乡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尹力强调,要聚焦提质增效,全面夯实首都农业根基。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做强做大农业中关村,拓展农业机器人、农业微生物研发领域,高水平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聚焦“种业之都”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制度,深化林、河、田“三长”联动机制,深入推广高效节水设施,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要聚焦产业富民,深入挖潜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持续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路径,推动本土农产品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健全乡村商业体系,完善电商、物流配套设施,推动农村消费扩容升级。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量足价稳,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健全农民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多措并举帮助农民增收。
尹力强调,要聚焦宜居宜业,打造安全舒适的和美乡村。加强乡村风貌保护和引导,统筹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保护,依托“三师联动”下乡机制,提升村庄公共空间和农宅设计水平,加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好乡土底色与历史文化基因。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生活垃圾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村庄绿化品质,打造一批高品质、慢生活、家园式的休闲场景。着力提升村庄防灾抗灾能力,加快推进山区村庄防洪避险设施建设,结合“平急两用”功能设计,科学提高民房、养老院、医疗机构、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设防标准,切实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要聚焦改革赋能,全面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稳慎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扎实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宅基地审批管理机制。深化集体经济改革,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深化点状供地改革,优化农村营商环境,提高基层服务效率。
尹力要求,聚焦党建引领,广泛汇聚乡村振兴合力。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市“百千工程”工作协调小组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级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狠抓落实。强化基层治理能力,选优配强两委干部,健全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用好接诉即办、网格化治理模式,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格落实防火、防汛、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人才队伍保障,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城市居民、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建立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协理员、科技特派员、驻村工作队帮扶机制,让农村成为汇聚人才、锻炼人才的大舞台。
会上,平谷区、延庆区、昌平区汇报“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情况,副市长文献作“百千工程”2025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部署。
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市有关部门和区负责同志等参加。(记者 祁梦竹 范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