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人大资料 > 《人大理论与实践》会刊 > 202101期 > 书面发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更好发挥人大在推进核心区精细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日期:2021-04-19 来源: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行动指南。西城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首都核心区职责使命,主动作为,大胆实践,不断推动核心区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近年来,我们围绕核心区精细治理这项重点任务,主动履行人大职责,人大职能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一、提高政治站位,彰显核心区精细治理的人大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首都核心区的基层人大, 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各方面。

  (一)强化理论武装,突出政治引领。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制定实施年度学习计划,建立健全分类联动学习机制,始终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人大实践、推动人大工作。

  (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方向。

  常委会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紧紧围绕区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谋划和推动人大工作。严格执行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保证人大工作始终与区委中心工作同步推进。围绕核心区精细治理,党组认真落实区委要求,研究具体落实举措,并及时向区委汇报工作安排和工作成效,积极提出工作建议。

  (三)发挥制度优势,善于担当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通过地方人大履职实践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核心区治理效能,始终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尽责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以推动核心区精细治理、城市品质提升为切入点,对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专项重大事项进行了积极探索,代表大会先后于2017年4月、2017年11月作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扎实推进街区整理两项决议,形成了区委决策、人大决定并监督、政协参与论证、政府主抓落实的工作模式,这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真正打通的生动实践。

  二、深化执法检查,强化核心区精细治理的法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肩负着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的法定职责。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加注重发挥执法检查的法律监督功能,紧紧围绕首都核心区精细治理,精准聚焦,精确选题,创新方式,进一步增强执法检查的监督刚性。

  (一)科学确定执法检查项目。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推动涉及超大城市精细治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实施作为重中之重,先后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二)创新拓展执法检查方式。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我们在坚持以往执法检查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着力对执法检查工作方式进行新探索新实践。一是坚持小规模。将执法检查组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深入不同的街道社区、辖区单位、居住小区进行视察检查。二是做到多频次。改变以往集中开展视察检查的做法,尝试围绕同一执法检查项目从不同角度开展多次检查,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三是细化执法检查报告。将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具体化、个性化,使执法检查报告的针对性更强、辣味更大、刚性更足。比如,在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过程中,先后到西长安街等7个街道和部分单位、居住小区、超市进行视察检查;在开展《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执法检查过程中,先后深入白纸坊等7个街道社区进行视察检查,大大拓展了视察检查的深度广度,增强了监督效果。

  (三)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我们在开展执法检查时,尝试与其他监督形式有机融合,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刚性。比如,把开展《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执法检查与督办关于深化基层治理、进一步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议案紧密结合,并首次就该议案的办理情况组织专题询问,6个政府部门到会接受询问,切实增强了执法检查和议案办理实效,更加有力推动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和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此外,主任会议还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三、突出专项监督,形成核心区精细治理的工作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任务。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围绕推进核心区精细治理,通过对“一府两院”开展专项工作监督,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促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一)强化工作监督。在做好执法检查的同时,常委会围绕核心区精细治理,每年选择相关专题,持续加强专项工作监督,聚焦区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市政道路建设、绿地建设、地下空间整治管理、大数据工作、城管执法监察工作等议题开展监督,还跟踪督办了关于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议案,为持续推进核心区精细治理、构建更加有效的首都治理体系作出了人大贡献。

  (二)强化监督司法。为推动司法更好护航城市精细治理,本届以来,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区法院关于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关于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等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为推动社会矛盾有效化解、促进社会依法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还听取和审议了区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为推动检察工作更好服务城市精细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强化跟踪监督。围绕贯彻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抓住重点议题,久久为功,连续多年持续发力,是区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形成的有效做法。围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街区整理两项大会决议的落实,常委会持续跟踪,每年组织视察调研并听取和审议区政府落实决议情况的报告,为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与更新、促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贡献了力量,千年古都风韵更好彰显,中央政务环境更加优良,人居环境更加和谐宜居。围绕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常委会连续六年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等方式持续监督,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四、坚持人民立场,夯实核心区精细治理的民意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核心区精细治理,坚持问需于民、问策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深化代表联系选民月活动,大力加强代表家站建设,为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一)持续深化代表联系选民月活动。代表联系选民月活动,是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活动载体。本届以来,连续四年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月活动,累计接待选民和群众14648人次、征集意见建议3229件。坚持每年向区委进行专题报告,形成了解释说明、街道协调处理、部门办理、市代表闭会期间建议的分级分类处理机制,实现了人民群众对核心区精细治理的有序参与。

  2020年的代表联系选民月活动,以推动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贯彻实施为主题,共征集垃圾分类方面的意见建议145件、物业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56件,为促进核心区精细治理提供了民意基础和决策支撑。

  (二)深入走访调研汇聚民意。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功能能否更好发挥,能否充分凝聚合力,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大会召开前,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征集民意、汇聚民智,将选民群众的意见和智慧转化为代表审议意见和代表建议。自2017年开始,常委会每年年底组织区人大代表回选区报告年度履职情况,同时收集选民群众对我区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代表大会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和提出议案建议做好准备,为推进核心区精细治理提供了更精准有力的支持。

  (三)搭建联系群众新平台。为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常委会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集约高效”的原则,持续推进街道“代表之家”和选区“代表联络站”建设,全区15个“代表之家”、226个“代表联络站”全部建设完成。我们将通过代表家站这一新平台,让代表动起来,让活动搞起来,让内容多起来,让效果实起来,以丰富多彩的意见建议征集活动,进一步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推进核心区精细治理更好地凝聚智慧和力量。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需要新担当。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为推动首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精细化治理作出新贡献,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核心区人大工作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