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一个坚持”都与人大工作密切相关,有的要由人大直接落实,有的需要通过立法、监督等工作来推动和保障。办公厅作为机关中枢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参谋助手、服务保障的职能作用,全力保障机关高效运行,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北京形成生动实践。
一、恪尽职守,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办公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抗击疫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全力保障机关依法有序运行,努力推进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治理成果。
健全机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发生以来,办公厅作为机关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力军”,认真落实市委、常委会党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坚决落实“四方责任”,依法健全防控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坚持每周调度,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加强日常检查,先后制发14份疫情防控文件,统筹做好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环境消杀、检查抽查、物质保障等工作,织密织牢疫情“防护网”。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机关疫情防控实现“零感染”。
创新方式,保障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保障常委会履职不受疫情影响成为办公厅的首要工作。根据本市疫情防控急需法治支撑的现实,及时调整会议安排,加开两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会议模式,压缩会议时间,精减参会人员,充分利用加密视频会议,紧急增设网络视频系统,保障常委会会议、专委会会议及机关工作需要。加快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研发问卷调查小程序,利用手机终端反馈数据,为疫情期间开展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保障三级代表联动执法检查顺利开展。
二、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政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党的领导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同时又是具体的、实在的。具体到办公厅,就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锤炼政治担当和政治能力,用制度保障常委会党组更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树牢政治机关意识,保证常委会党组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人大首先是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全国人大有关会议精神、市委重要会议精神等作为党组会、常委会、主任会、重点工作调度会等会议的首要议题,第一时间安排学习,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人大的贯彻落实,保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统筹做好常委会党组会议议题安排,及时协调安排人大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行使职权中的重大问题、重要工作进展情况提请党组会议研究,保证党组在人大工作中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保证市委决策部署得到有效执行。加强与市委办公厅的沟通,统筹做好年度提请市委常委会审议议题计划,并协助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
强化党建引领,锤炼政治担当和政治能力。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办公厅坚决贯彻“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8次亲临北京视察、12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精神,持续 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打牢思想政治根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的要求,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以落实首善标准,提高会议质量、改进监督工作、加强调研信息支撑、提高信息化支持为主题,深入开展交流研讨,分析查找问题,明确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提高政治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积极投身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伟大实践。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民之所欲,法之所系。办公厅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健全工作机制,保障公众有序参与,广泛凝聚共识,依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围绕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安排监督工作。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立足于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完善面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征集监督议题机制,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扬钉钉子精神,协调安排对居家养老、环境治理、垃圾分类、物业管理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持续监督,着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用好用足监督法规定的监督形式,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计划和预决算审查监督、备案审查等监督形式,推动形成监督合力。加大监督公开力度,选择人民群众关注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开展网络直播,通过新闻媒体的全程参与,把新闻舆论监督和人大监督结合起来,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围绕拓展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完善工作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拓展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是保障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利的重要内容。办公厅与代表联络室配合,完善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为代表列席会议做好服务保障,实现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公民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细化旁听流程,健全旁听公民数据库,延长网上报名时间,同时配合做好邀请思政课老师观摩会议的服务保障工作。落实常委会主要领导“信访工作要成为人大履行监督职责的抓手之一”的批示精神,畅通信访渠道,加强综合分析,完成涉农纠纷等11份调研分析报告,为常委会监督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协调加强代表履职服务平台、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功能建设,方便代表知情知政,更好服务代表依法履职。
四、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支撑人大制度有序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委办公厅(室)作为党委的综合部门,是党委履行领导职责的参谋助手。办公厅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着力强化参谋助手、辅助决策职能作用,努力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成果,更好支撑人大制度依法有序运行。
围绕提高会议质效,完善会议制度。人大主要是通过会议形式,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依照法定程序,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加强会议功能研究,明确不同会议的功能定位,根据研究事项性质,统筹运用不同会议形式,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及时跟进,研究修改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会议组织工作。完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严格会前请假、会中报到、会后通报制度,增加全体会议审议、专题询问和网络直播次数,提高审议质量。健全“年计划、月统筹、周落实”工作机制,做好党组会、主任会等各类会议的服务保障。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落实“有关国家机关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问题和原因部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规定,传导监督压力,强化制度功效。加强督查督办,推动决策、落实、督查形成工作闭环,保证中央决策、市委部署、常委会党组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改进调研信息工作,提升决策支撑能力。调研、信息工作是促进科学决策、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优化常委会领导调研选题,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垃圾分类、物业管理、生态涵养区立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全市重点工作开展调研;统筹安排调研点,坚持既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学习经验,也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了解问题,力求全面掌握情况;进一步改进调研作风,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轻车简从,提高调研实效。完善信息支撑机制,重点围绕“两个关键小事”、优化营商环境、突发事件应对等问题,充分运用合作调研、快速民意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加强人大信息综合分析,有力服务常委会审议决策和委员代表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