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人大资料 > 人大常委会公报 >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公报2024年 第6号

关于2024年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2024年12月30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曾劲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4年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办理工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中山堂印记”专题展览,回顾了北京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不平凡历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主政治课、初心使命课。在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下,各位代表紧扣“四个中心”、京津冀协同、新质生产力等领域,聚焦民之关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见地、有分量的建议,反映了各界群众的意愿和心声,是重要的民意“传声筒”、决策“信息源”。在此向代表们表示衷心感谢!

  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市委第六次人大工作会议要求,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今年市政府系统共承办建议880件,占全市建议总数的91%,已全部按期办复,所提意见解决吸纳率达90%以上,得到了代表们的肯定和好评。

  二、主要做法

  市政府围绕“办理高质量”,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主动服务,深化沟通交流,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办理工作实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压实建议办理工作责任

  市政府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年初,殷勇同志主持召开第60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对建议进行集中交办,明确要求将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各承办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力办好每件建议。各位副市长领衔办理6类61件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建议和14类82件市人大专委会专项督办建议,加强统筹指导,推动问题解决;对13件市领导参阅建议均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在工作中研究采纳。66家承办单位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办理工作,局级领导牵头办理,把建议办理同本领域业务工作相结合,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二)强化主动服务,积极拓展代表知情明政渠道

  代表知情明政是建议办理高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市政府领导及各部门采取上门走访、调研座谈、专项报告等形式,积极为代表知情明政搭建平台,更好地服务代表深入了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今年,第76次市政府党组会议对市政府领导向市人大代表报告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殷勇同志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学习班上围绕推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专题报告,夏林茂同志年中在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报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各位副市长和市政府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参加人大有关会议活动,向人大代表报告人工智能、优化营商环境、医疗信息化等方面工作情况,畅通知情明政渠道。全年,市政府及工作部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17项、接受专题询问1次、接受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检查5项。

  (三)深化沟通交流,凝聚首都发展强大合力

  沟通是建议办理高质量的必经环节,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完善全过程沟通机制。每年市人代会前,市政府领导与市人大代表座谈交流,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回应代表关切。今年,按照殷勇同志部署要求,建立了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意见建议快速回应工作机制,要求各政府部门在人代会前分团活动和会中分团审议期间,认真研究吸纳代表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快速回应代表,为高质量办好代表建议打下坚实基础。各政府部门在人代会开幕前,接受代表询问,现场解答代表提出的问题,高效互动,凝聚共识;同时持续健全建议办前了解需求、办中沟通进展、办后征求意见的“三沟通”制度,邀请代表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全过程参与建议办理,坚持既“文来文往”,也“人来人往”“常来常往”。此外,市政府在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城市更新等事关民生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在研究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等重大事项时,广泛听取代表意见建议。

  (四)创新办理方式,持续提升建议办理质量

  创新办理方式是建议办理高质量的关键,结合建议办理工作的新要求,通过培训、督导、调研“多位一体”方式,提升建议办理质效。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对66家承办部门的900余名承办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升办理能力;在办理过程中,突出重点,选取代表关注度较高、办理任务较重的12家政府部门进行督导,与承办部门就重点难点问题一起研究对策,推动问题解决;进一步加强对承办单位答复意见的审核把关,全程跟进督导,动态跟踪进展,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各部门立行立改。同时结合建议办理,选取若干调研课题,与代表深入开展联合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三、办理成效

  (一)持续提升首都功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市政府认真研究落实总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建议,深入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加强中央政务功能服务保障,严格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加强核心区空间秩序管理与特色风貌重塑,“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100余家。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协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和三地人大工作协同联席会议召开,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区域重点领域一体化成效显著。

  (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首都经济发展质效。市政府积极吸纳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建议,着力推动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实施扩大消费组合政策,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成功举办“京彩灯会”、北京国际车展等大型活动。擦亮营商环境“北京服务”品牌,修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深化“两区”综合改革。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领域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训练基地建成;先进制造业向新提质,医疗器械等细分产业支持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聚力蓄势,成功举办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

  (三)聚焦美丽北京建设,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智慧化。市政府结合办理生态保护、城市治理等方面建议,出台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实施意见,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加力,花园城市建设开局良好,公园绿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北京获评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城市交通更加绿色便捷,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879公里。深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发布《城市治理现代化北京宣言(2024)》,率先出台韧性城市空间和建设规划,韧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

  (四)着力提升民生福祉,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围绕代表们反映的就业、社保、教育、养老、卫生、文体等民生方面建议,市政府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保、低保等待遇标准。出台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若干措施,制定推进生育支持政策和加强“小小孩”照护服务工作措施。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优化教育供给,保持高等教育招生录取率稳定。扎实推进健康北京建设,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基层预约转诊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成功举办北京文化论坛,公共文化供给更加丰富。同时,对代表们在民族、宗教、侨务等方面建议,市政府也认真研究采纳。

  今年建议办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办理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如对代表关注的一些前沿领域,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对建议反映的共性问题,统筹解决的办法还不够多。下一步,我们将在工作中努力完善,不断推动办理工作提质增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明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再上新水平,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