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0年 > 第12期 > 特别关注

发展更优质更均衡的学前教育——审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情况报告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情况的报告。共有11位常委会组成人员,1位列席代表发表了意见。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对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及时制定出台各项配套政策,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努力扩增学位资源,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和办园质量,取得了预期成效。审议中,大家对进一步加强改进学前教育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开展前瞻性分析,持续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经过三年努力,全市学前教育入园率、普惠率实现了预定工作目标。马林委员建议,对本市学前教育基本情况进一步分析,准确把握适龄儿童入学需求的存量和增量、区域分布、学位供需矛盾等情况,做好前瞻性研判。王俊成委员建议,要不断提升政策精细化水平,最大限度解决入园困难。崔新建委员建议,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增加学位、财政支持等问题,同时前瞻性考虑未来小学学位可能存在的问题。马曙光委员认为,市政府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的报告对本市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目标和措施形成了共识,建议坚持开展行动计划,直至最终取得好的效果。

  坚持普惠发展方向,保障学前教育公平性。三年来本市投入110多亿元,为学前教育提供有力保障。许传玺委员建议,关注和解决补贴标准问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水平不断提高。王荣梅委员建议,应当注意公共资金投入的流向,公平地保障每一名适龄儿童的入园权利。陈永委员建议,进一步强调普惠补贴的公平性,利用有限的政府资金解决好保底问题,把薄弱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起来,同时让市场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上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幼儿园大班流失率高的现象受到委员和代表的关注。许传玺委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让幼儿园更好地为孩子们上小学做好准备。王俊成委员建议,加强宣传引导社会合理的预期,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让幼儿园课程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杨燕秋代表建议,鼓励幼儿园多提供可选择的特色课程,提高教育质量,丰富教育内容,降低家庭教育成本。赵卫东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学前教育标准化的问题,形成一套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低标准、中期标准,远期标准,指导社会力量更好地投入到学前教育建设中。郝志兰委员提出,幼儿园整体应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但在幼儿园大班的后半年应适当与小学教育衔接。

  完善政策机制,加强学前教育队伍力量建设。鲁为委员建议,切实地改善学前教师的待遇,关心他们的生活。闫傲霜副主任认为,学前教育队伍建设也存在体制机制问题,编制待遇、激励政策、职业荣誉等方面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注重家庭在育幼和养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家庭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要把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起来,研究退休人员参加托幼工作的可行性和政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