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0年 > 第8期 > 聚焦两个“关键小事”

邹大军:垃圾分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近年来,密云区把保护生态作为发展的前提,推进以保水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了“生态立区”的思想共识,作为西田各庄镇人大代表和基层干部,我也深知保护好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当下生活垃圾分类活动正在全市如火如荼地推进,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产生的垃圾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的自净循环能力,通过对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可以变废为宝,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循环再利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有利于密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营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村庄氛围。

  沿村通过在宣传栏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页、村村通广播等宣传方式,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知识点,帮助村民知晓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的种类,为分类工作打好基础。村委会与每位村民签订了垃圾分类告知书,把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传递给每一户每个人。在新版生活垃圾分类条例实施的第一时间,村委会组织沿村39名党员,开展“两桶一袋”活动,倡导党员自觉在家中设立“两桶一袋”,进行垃圾分类,鼓励党员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的亲属和朋友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沿村为方便村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投放,给每家每户发放了专用垃圾桶,并在村内配备专职分类保洁员和分类回收车,保洁员每日定时上门入户,到村民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此外,村委会还在村内垃圾集中投放点安排人员值守,对分类不规范的行为进行指导,对多次不规范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教育。

  三个多月来,沿村在垃圾分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垃圾分类工作的力度,计划在村内垃圾分类示范点投放智能化、自动化的分类设备。设备可对村民进行人脸识别,在村民投放垃圾时进行语音提示,并根据村民投放情况进行自动打分,为每家每户建立垃圾投放积分档案,将违规投放垃圾的村民记录在案,设立红黑榜。村委会将定期公示垃圾投放积分情况及红黑榜,并将积分与村民福利待遇挂钩,以激励村民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不但能够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还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带动乡村发展。我作为人大代表和村书记,将带领沿村两委干部继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使“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成为沿村村民的行为习惯和自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