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北里社区成立于1984年9月,是典型的人口密集居住型老旧小区,社区共有居民住宅楼47栋,共177个单元楼门,3412户,人口总数8535人,流动人口2600余人。由于人口及楼房较多,垃圾桶分散,管理起来相对困难,推动条例真正落地实施面临着一定考验。作为石景山区人大代表和八角北里社区居委会主任,我以身作则,带头开展垃圾分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激发广大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居民从“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使他们真正成为垃圾分类的“主角”。
在垃圾分类前期,我们积极对社区居民就垃圾分类现状及意义做了宣传,让大家知道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因八角北里社区基础设施陈旧、人员结构复杂,环境卫生很难治理,以前社区内垃圾桶共有86组,分别安置在每栋居民楼前,以方便居民投放,每天定时定点清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运走,容易造成垃圾落地散发异味,给垃圾桶周边的住户带来困扰,同时给小区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人大代表为人民,为探索一个适合北里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的新模式,我和其他社区工作者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询问等方式了解小区住户的日常生活习惯后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办法出台后,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将优化组合后的47组垃圾桶分别放置在社区主干道两侧,有效解决了垃圾落地散发异味影响居民的情况,也更加方便了垃圾清运工作。同时社区党委积极发动在职党员、老街坊、社区周边商铺佩戴“绿袖标”,形成“点对点”“人对人”当好“守桶人”的工作模式,以实际行动引导带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并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不断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形成“党员带头、居民行动”的良好氛围。
八角北里社区属于“红色物业”试点社区,社区充分发挥“红色物业”作用,党建引领物业企业落实管理责任人责任, 督促物业企业种好“责任田”,做好管理区域的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工作,使小区环境得到了改善,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支持及认可,在社区推动形成垃圾分类新时尚。物业公司为了进一步把工作做实做细,不影响住户日常生活,也做好了“投”“收”“运”“守”四个环节的融合贯通。
随着垃圾分类的开展,居民的意识也逐渐增强。通过支部党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的宣传引领,社区逐步构建起了全民垃圾分类理念,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自觉分类,不断提升文明素养、养成文明习惯、增强“绿色意识”,改变人们长期以来的习惯,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环境。三个多月来,社区居民逐步养成了分类的习惯,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处理率,减少了二次分拣环节的工作,居民由此而来的成就感又推动他们更好地进行分类,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垃圾分类不是一次活动,也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工作。下一步我会更好地履行职责,时刻关注实效动态,及时反馈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想法,充分起到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