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0年 > 第4期 > 抗疫特别报道

马乃军:带领村民筑牢疫情防线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坐落在CBD延展区,有通惠河畔、西店记忆等5个文创产业园区,驻村企业达700余家;毗邻八通线换乘站、四惠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公共交通场站,防控任务较重。半壁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乃军带领村民,落实疫情防控和推进复工复产有关要求,用心用情用力筑起牢固的“三条防线”。

  用情筑牢责任防线

  马乃军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用“义”和“毅”筑牢疫情防控责任防线。

  他义不容辞担当责任,1月22日就已行动起来,开始向村民、居民和企业员工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他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在除夕夜召开紧急会议,把疫情防控作为全村最重要工作来抓。两个多月来,他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地区,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坚决保卫半壁店村人民群众的安全。半壁店村形成“1+5+5”工作模式,以村党支部为中心,统筹5个社区党支部和5个产业园防疫工作。

  他带伤毅然坚守岗位,尽管腿部受伤做了大手术,还没有好利索,行走极其不便,从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他就坚守在岗位上,“这么大的手术必须绝对静养,伤筋动骨一百天,活动太多、过早用力都会影响伤愈”,好多人这样提醒他。他自己却说:“真的在床上躺不住,不去转转不放心。”行走不方便,就乘车到全村各个点位检查。后来脚能沾地了,只要有时间,就逐个走访社区、园区。在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他心系发展,积极推进园区企业复工复产,科学引导园区员工错峰返京。在他的努力下,园区内中小微企业坚定信心,已逐渐恢复生产经营。

  用心筑牢技术防线

  半壁店村内企业多、人多,加上靠近北京CBD,靠近公共交通枢纽,防控难度较大。马乃军认为,科学高效、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法非常重要。他坚持“智”和“治”相结合,把“智”融入“治”,筑牢坚实的疫情防控技术防线。

  马乃军运用“大数据”原理,根据排查情况,动态更新社区、园区排查数据。还与联通、电信等建立合作关系,手机扫码就能显示来访人姓名、14天行程等信息记录,极大提高了人员排查的效率。针对人员组成结构复杂、流动量较大的特点,他安排制作“分色管理”证件,加大对重点人群排查,也减轻了一线工作人员的负担。为提高“12345”服务热线呼叫响应率和办理效果,将热线响应工作与信访工作合并,限时1小时办理各种群众诉求。

  马乃军认为,保持距离严防传染,进行隔离切断接触,是防控之要。他创新措施守好“一米线”,安排制作了手持提示牌,确保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安排工作人员每天上门测量居家隔离人员体温。积极动员群众配合防控要求,在全村滚动播放村民防疫防护指南,向园区企业员工发出《致驻村企业倡议书》,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防疫要求和防疫知识,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实。

  用力筑起保障防线

  民以食为天,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物资保障尤为重要。马乃军根据实际情况,用“变”和“便”完善保障措施,为人民群众筑牢疫情防控保障防线。

  为方便村民日常生活和就医,半壁店村9700平方米的“百姓菜篮子”大市场保持正常营业,并且不断延长营业时间。针对村里西店社区面积大、人员多,买菜略有不便的情况,马乃军牵头开设绿色便民售菜点,让这里的居民就近买到了放心菜。

  马乃军认真查找防控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对村内公寓和出租房严格管控,疫情期间暂停向外出租。严格企业保安、保洁人员管理,完善企业防控措施,确保人员、物资安全进出。

  另外,马乃军还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沟通,解决了疫情期间西店社区老人买药不便的难题。现在,每到周三下午,西店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社区就能取到自己需要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