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9年 > 第12期 > 特别报道

畅通民意反映渠道 夯实代表工作基础——北京市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现场交流会活动纪实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第五次人大工作会议相关要求,推进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交流代表家站建设工作经验,推进本市代表家站建设工作的规范化进程,提高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水平,2019年11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在通州区梨园镇组织召开了北京市代表家站工作现场交流会。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梨园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的情况,听取了石景山区人大常委会、通州区人大常委会、丰台区东高地街道人大工委、密云区溪翁庄镇人大就开展代表家站建设和工作情况所作的交流发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主任张清主持会议,秘书长刘云广、各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部分人大街工委主任和乡镇人大主席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首先来到通州区梨园镇人大代表之家进行实地调研。梨园镇人大主席许华芳就通州区依托选区推选民情代言员工作和大家一起互动交流。他介绍说,选民代言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基层助手”的作用,收集选民意见、汇聚共性问题。代表通过与选民代言员面对面沟通交流,把准了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确保了人民群众意愿有序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中。

  与会人员还纷纷拿出手机,对“家”里的履职记录本、活动记录册等工作档案拍照留存,同时围绕家站工作情况详细交流。大家感到,本市代表家站工作经过了10多年的实践探索,急需进行总结提升。市人大常委会在基层代表之家内举行现场交流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非常及时。以基层人大的实践为视角,总结、交流本市代表家站工作的经验和亮点,推动各单位互学互鉴,这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代表工作要“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一项具体措施。

  与会人员表示,通过现场了解梨园镇代表之家的做法,工作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畅通民情表达渠道,是代表家站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是新时代代表工作的着力点,这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李伟在总结时说,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是各级人大机关联系和服务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建好用好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是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市委第五次人大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现代表履职阵地全覆盖。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好市委第五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新时代对代表工作的新要求,准确理解家站的功能定位,正确把握家站建设和活动组织的相关要求,全面提升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积极打造家站特色品牌,为加强全国、市、区、乡镇各级人大代表之间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密切各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好服务保障。他说,要扎实做好代表工作和家站建设年度工作规划,组织好重大议题征求意见建议活动,推动代表活动常态化。要积极探索、善于创新、注重总结,努力创造家站建设的首都经验,推动全市代表家站建设和代表工作再上新台阶。

  石景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高洪雁

  建实用好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平台

  党的十九大以来,石景山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着力加强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建设,积极探索人大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人大街工委作用,深化代表家站建设,完善了代表工作组织体系,搭建了代表履职平台载体,为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实践付诸努力。石景山区家站成为本市首个领导干部民主法治教育现场案例教学点。

  2011年,石景山区的9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家”,81个选区设立了“站”,实现全覆盖。经过近10年、三届区人大常委会的持续发力,家站硬件建设达到“四有”标准,基本职能更加明晰,内涵实现“1+N”功能体系。

  四有标准:有地议事,实现有固定场所,配置办公设备,为代表进“站”活动提供更好条件;有钱办事,“家”的经费标准分别为5万元/年或4万元/年,“站”经费均为6000元/年,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经费保障;有人管事,“家”的工作由街道一名正科级干部负责,“站”长由社区居委会书记担任,夯实了家站建设的组织基础;有章理事,制度、规程上墙,代表履职公开,完善工作流程、台账资料,家站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基本职能:“家”是为代表集体活动、集体协商议事、集体行使权力提供的服务平台;“站”是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收集意见建议提供的工作平台,是代表的工作站。

  “1+N”功能体系:“1”即以代表联系选民为基本功能,“N”指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开展监督活动等为职责功能,以扶贫帮困、展示风采、基层协商等为拓展功能。实践中,我们形象地概括为“七个之家”,即代表联系选民之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家、了解社情民意之家、人大监督之家、扶贫帮困之家、展示代表风采之家和人大协商民主之家。家站功能体系的逐步完善,进一步夯实了代表工作的基础,推进了代表履职常态化、规范化。

  家站是代表的,更是选民的。实践证明,家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人大工作最基层、最基础的阵地,是人大常委会深入群众的触角,使人大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具凝聚力。

  通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尚祖国

  使代表履职真正活跃在基层群众当中

  近年来,通州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人大工作始终突出代表主体地位、努力让人大代表唱主角的原则,以搭建代表履职平台、规范代表联系选民站、点建设为抓手,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构筑起了代表履职沟通的网络平台。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让代表履职有依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的办法》,建立完善代表联系选民四级组织网络模式。即在区级层面建立代表联系选民工作办公室、在街乡层面建立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站、在社区和村级层面建立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点,在选区层面推选选民代言员。站、点建设统一做到“八有”“三公开”“五到位”。目前,已规范建成18个工作站和201个选民点,推选代言员4288人。

  二是丰富活动形式,让代表履职有作为。开展代表联动月、代表接待选民日等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群众,与群众心连心,解群众的大事、小事、烦心事,传递百姓心声,真情服务社会。2018年来,各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站、点组织代表活动260次,共有57人次市代表、541人次区代表、1255人次乡镇代表参加,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68条,绝大多数问题都得到回应和解决。

  三是突出代言员作用,让代表履职有助手。建立选民代言员制度,把选民代言员当做人大代表的“贴身助手”,每月组织代表与代言员沟通交流,有效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丰台区东高地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杨云

  家站一体建设 更好服务代表履职

  推进“家站”一体建设,使人大工作有阵地,代表履职有平台。东高地街道是典型的单位型街道,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就坐落在这里。街道和航天一院组成人大代表联组。2008年,建立了人大代表之家,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节假日预约制,还在全部社区建立了代表联络站,让选民不出社区就能反映问题,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人大代表集体接待选民制度,增强代表履职力度,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2007年,以“人大代表在倾听”为主题,通过“六步工作法”,建立了人大代表集体接待选民制度:一是社区党委充分收集民情民意,通过走访、座谈,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建议,推选参会代表。二是人大代表集体倾听,街院领导和部门列席。三是汇总问题拉清单建台账。四是明确责任限时办理,召开交办会,各自认领任务,明确完成时限。五是代表协办督办有力度,对重点难点问题,代表亲自督办协办。六是书面反馈居民,及时将办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社区党委和居民,做到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

  12年来,通过人大代表集体接待选民制度,收集意见800余件,80%以上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解决。东高地人大街工委用12年的坚持,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要求。

  密云区溪翁庄镇人大主席 张虎

  建好代表工作站 搭起选民连心桥

  一是建机制,强保障。根据区人大常委会部署,建立健全镇党委书记负总责的组织领导机构,为人大代表工作站牢固坚持党的领导下依法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制定经费保障、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重大事项通报等各项制度,保障了人大代表工作站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二是抓培训,强素质。利用人大代表工作站活动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讲课、集中学习研讨、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人大代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知识,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提升代表的政治素养,增强代表履职能力。

  三是联选民,强履职。把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活动与每月8日党员活动日和每季度首月20日村级民主日有机结合。精心组织好每年10月份全区集中开展的代表联系选民月活动。开展“入户连心大访”,深入每个选民家中听取意见和建议。2016年以来,依托代表工作站,累计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53次,联系选民3000余人次。

  四是解难题,强实效。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抓紧抓实抓牢。各代表工作站将联系选民收集到的合理意见建议,按照区、镇、村三级进行分类处置。2016年以来,共收集选民意见和建议200余件,其中形成区、镇人大代表建议63件,全部得到办复。村庄环境治理、交通出行、饮水难等一批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