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书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结合提交的《关于北京市201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审计工作报告》(书面),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对专项报告进行了重点审议。
大家认为,市政府及财政等部门按照市委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意见的要求,改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持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治理水平,报告中反映出本市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情况是好的。同时指出,本市在国有资产管理和报告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体制机制。理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体制、职能、责任的有机统一,有效发挥资产在落实首都功能定位和服务“四个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加快建立健全资产绩效管理体系,完善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推进预
算管理和资产管理有机衔接,实现预决算管理、资产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有机融合;建立规范有效的资产调剂共享机制,加强资产配置和使用的统筹,努力实现节约财政资金和资产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加强单位执行资产管理各项规定的审计监督,强化整改落实,健全防止问题重复出现的长效机制。
二是进一步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要加强资产的全过程监管,切实履行好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内部约束,加强源头控制,避免资产闲置,切实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结合资产的目标定位、功能作用和分类标准,进一步完善资产配置标准及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推进在建工程“转固”工作,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应用,规范会计核算,实现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有机统一;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促进数据共享共用,将其纳入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加强资产管理监督的组织保障和教育指导,加大对主管部门和单位的业务培训,重视对各级领导干部相关的宣传教育。
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明确企业国有资产整体发展目标和管理思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大企业重组整合力度,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对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推动分类上缴收益工作,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功能和作用;建立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经理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理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加快完善集中统一的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加强金融国有资产风险防控,发挥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理顺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管理工作,构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和管理体系。
四是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报告长效机制。持续完善并形成文字报告、数据报表及统计图形相辅相成的报告体系;报告内容要加强对各类国有资产及管理情况的相关分析,充分反映资产发挥的作用及资产管理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报告体例、结构和内容,不断提高报告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