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9年 > 第12期 > 基层人大

“1+5”管理模式 助力代表履职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为进一步丰富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内容,提升代表履职积极性,怀柔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指导各镇乡人大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形式,密切加强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提高代表活动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怀柔镇作为怀柔区的中心镇,人口多、村庄多、企业多,工作体量大、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如何服务好全镇大局,这对人大代表履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2018年3月,怀柔镇人大创造性地实施了“1+5”区域化管理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代表履职能力不断增强,代表作用发挥日渐显著,逐步向常态化、规范化方向迈进。“1+5”模式激活了一盘棋。

  谋盘布局,清楚“干什么”

  镇乡人大代表如何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怀柔镇人大谋盘布局,经过认真研究思考,提出了“1+5”区域化管理模式,明确代表闭会期间的任务,清楚要“干什么”。

  “1”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大代表队伍。如何建立这支高素质的人大代表队伍呢?根据人大代表工作实际,怀柔镇人大将闭会期间代表任务细化为5个方面,即“1次接待”“1次活动”“1次会议”“1次培训”和“1次监督”。“1次接待”,是指代表每月固定1天接待选民,倾听选民意见或建议,保持同选民密切联系;“1次活动”,是指代表每月参加1次党员红马甲日活动,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去,发挥代表带头示范作用;“1次会议”,是指每季度召开1次季度例会,汇总代表接待选民、走访选民征集意见、建议等情况,并向大会主席团报告;“1次培训”,是指每季度1次的培训学习,围绕代表履职、国家政策、政府中心工作等内容开展培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1次监督”,是指每月组织1次代表监督视察政务服务中心的活动,监督政府接待服务群众、为民办事工作开展情况,为大厅工作提出有效意见、建议,提高驻厅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

  落子行棋,做到“运行畅”

  为确保“1+5”区域化管理模式有效运行,怀柔镇人大建立健全了“分片整合、分时联动、分工合作”的“三分”工作机制。

  一是“分片整合”。按区域位置、发展定位等实际情况,将各选举单位整合为5个片区,分别是水库上游区、红螺山前区、东部新城区、文教卫区和企业区。从片区内挑选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大代表担任片长,实施区域化管理,既方便活动,又便于代表热议区域内共性问题。如红螺山前片区代表开展活动参观了芦庄村高端民宿装修设计,交流学习了民宿经营理念;东部新城片区代表参观大屯村环境整治成果,学习了先进工作经验;企业片区代表交流企业管理文化、经营理念,共享了企业资源。

  二是“分时联动”。按各季度工作特点,有侧重点地开展活动,实现人大活动与政府工作有机联动。如一季度政府会议多、新出台文件多,代表们着重进行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二季度是政府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期,代表结合环境整治、创城、扫黑除恶等政府工作重点,视察工作推进情况;三季度是果木成长、农产品成熟期,代表主要视察“三农”问题;四季度大部分工程竣工,代表着重视察各类重点民生工程。

  三是“分工合作”。明确片长、代表和镇人大办公室职责。片长的职责是负责联系组织本片区代表开展选民接待、例会、学习培训、视察调研等活动。代表的职责是在选民日根据安排到人大工作室接待选民,积极参与红马甲党员活动日、培训学习和其他视察调研活动;镇人大办公室的职责是负责对各片区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讨论分析、梳理分类,属于镇政府解决范畴的交由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办理,属于区级解决范畴的及时上报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各项制度制定、代表联络、资料收集、宣传报道、后勤保障等工作。

  收官盘点,确保“落得好”

  怀柔镇人大制定《怀柔镇人大代表“1+5”区域化管理模式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配套出台《怀柔镇人大代表“1+5”区域化管理模式手册》《怀柔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办法》等文件,要求代表在手册中详细记录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年底根据代表记录和片长评价评选出优秀履职代表。

  “1+5”区域化管理模式实施后,怀柔镇人大以选区为单位成立代表工作室,实现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确保“有平台”。工作室设在区级或镇级人大代表常驻办公地点,悬挂“人大工作室”标志牌,制定“怀柔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办法”,统一制成展板规范上墙,固定每月5日开放工作室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

  目前,怀柔镇已成立20个人大工作室,人大代表定期参与接待、监督视察大厅活动,按时参加季度例会、培训和党日活动,开展专题视察12次,接待选民620名,成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履职平台。“1+5”区域化管理模式实施后,不少选民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如,红军庄村选民向人大代表反映村口道路结构局促,视野狭窄,交通事故频发,代表向镇政府提建议后,镇政府责成职能科室安装了道路凸面镜,解决了道路安全隐患;选民反映郭卧路道路拥堵的问题,镇政府安排村委会清理了道路两侧堆物堆料,并要求城管加大了对店外经营的治理力度;水库上游村庄选民反映地处水库一级保护圈产业发展受限问题,镇政府出资在水库上游5个村实施光伏发电项目,拟安装总计225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预计年增加村级收入近30万元。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人大工作的质量。怀柔镇人大“1+5”区域化管理模式将代表联系选民、学习培训、视察、监督等闭会期间的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代表之间相互沟通搭建了平台,为代表有效履职提供了载体,解决了代表联系选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强化了代表履职的责任意识,让代表在履职中充满获得感,激发了工作热情,扎实推进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基层人大的有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