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清单。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天安门、永定门、先农坛、天坛等14处遗产点,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到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历史上的北京城市布局严谨、中轴明显、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在世界城市中独树一帜。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市委书记蔡奇强调,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要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重要抓手,加大老城整体保护力度。
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中轴线文物保护工作,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中轴线文物保护情况的报告、开展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立项论证工作列入2019年工作计划,并组织人大代表赴景山、万宁桥、钟鼓楼、天坛、先农坛、南锣鼓巷、前门大街、正阳门、皇史宬、故宫等遗产点或缓冲区重点区域深入开展调研座谈,召开了中轴线遗产保护监督专家研讨会。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中轴线文物保护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轴线文物保护和申遗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多次调研,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希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统一认识、提高站位,积极解决报告中列出的问题,认真落实下一步的工作任务,推动中轴线文物保护和申遗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代表着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凝聚着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精髓,也体现了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中轴线既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魅力所在、资源所在、优势所在。我们要把传承北京城市历史文脉的中轴线保护好,为首都文化发展书写新的更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