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主任会议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调研工作总结和2019年调研工作安排》,明确了今年常委会的调研任务,对如何做好全年调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围绕常委会重点工作设定调研课题
2019年,常委会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指示精神,落实市委“调查研究奔着实情去、奔着问题去、奔着抓落实去”的具体要求,着眼全市工作大局,围绕常委会重点工作,本着调研课题设定“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增强调查研究质量和实效,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
今年的调研课题主要分为两大类:市级重点调研课题和常委会机关调研课题。其中,市级重点调研课题5项,均由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主持;常委会机关调研课题11项,则由常委会各工作机构负责。市级重点调研课题紧紧围绕常委会重点工作设置。为总结提炼执法检查工作特点和规律,探索建立相应制度机制,改进方式方法,让法律法规“牙齿咬合”,真正发挥作用,提高监督工作实效,李伟主任主持“增强执法检查监督刚性的实践探索”的课题研究。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精神,依法推进本市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打赢碧水保卫战,刘伟副主任主持“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和条例,依法打好碧水保卫战”的课题研究。
为更好地积极履行人大职能,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推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监督方面的作用,提升首都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李颖津副主任主持“积极履行人大职能,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课题研究。
为密切代表与代表、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推进和提升全市代表“家”“站”工作,探索改进代表工作,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张清副主任主持“代表工作平台建设研究——以代表‘家’‘站’建设为例”的课题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中轴线文物保护情况,为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打好基础,进一步推动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侯君舒副主任主持“关于中轴线文物保护情况的调研”的课题研究。
此外,庞丽娟副主任主持的课题“当前北京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与实际利用”、闫傲霜副主任主持的课题“筹办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大力推动冬季运动普及”及“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加强老城保护与有机更新,精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金名片”则由市委统战部统筹安排。
常委会机关调研课题紧密结合各工作机构的工作需要,着力突出专业特色。例如,为进一步加强对司法鉴定工作管理,提升首都司法鉴定工作管理法治化水平,内司办开展“关于制定《北京市司法鉴定条例》立法情况的调研”。
为了加快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市场主体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保障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财经办开展“关于推动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地方立法情况的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制定《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打好基础,教科文卫体办开展“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紧扣首都超大城市特点,着眼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办开展“关于本市野生动物保护地方立法的调研”。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侨务工作指示精神,适应本市侨务工作新情况新变化,切实保障华侨合法权益,民宗侨办开展“关于本市华侨权益保护地方立法的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情况,明确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要解决的问题,为修改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打好基础,社会建设委工作机构开展“关于本市志愿服务促进立法的调研”等课题研究。同时,为使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的调研成果更好地与常委会实际工作有机衔接,研究会围绕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并结合庆祝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4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首都创新实践研究。
落实新要求提升调研质量
2018年,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年度议题项目,加大统筹协调,改进调研方法,在发现真问题、研究好办法上下功夫,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用更加突出。落实市委指示要求,紧密对接全市调查研究联席会议具体安排,常委会调研工作自觉融入全市工作大局,与市委同步同向、同频共振。在立法工作中,围绕立法宗旨、体制设计、制度安排、核心条款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着力提高立法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监督工作中,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影响法律实施的关键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议案办理中,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力求全面准确掌握第一手情况,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
二是代表主体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各代表小组结合议题审议全年开展调研、座谈活动108次,1472人次代表参加。
三是方法手段应用更加丰富。各工作机构根据议题安排,通过借力首都高校和社会调查机构、总结基层典型经验“解剖麻雀”等形式,不断丰富发展调研方式和手段。
常委会在总结2018年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年的调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要把牢调研方向。围绕议题做课题,围绕课题搞调研,服从服务于工作需要,避免为了做课题而做课题,力戒调研活动与议题审议脱节。既要“解剖麻雀”,又要了解全局;善于采取多种方式相互印证,通过方式方法创新,提高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力争在调研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求新规律、提出新对策,着力提升调研课题研究质量,扩大影响力,增强应用转化实效。
二要形成工作合力。注重调动委员、代表参与调研的积极性,注重与“一府一委两院”沟通协调,力争通过调研不断凝聚共识。组织常委会党组调研活动及较为综合的课题研究时,要加强统筹谋划和分工协作,强化常委会机关内部协调配合。研究室加强相关课题的统筹、协调、服务工作,及时跟踪课题的进展情况,做好相关保障。办公厅做好各层次调研课题经费的核定,主任会议通过工作安排后,将课题经费统一划拨到该部门工作经费中,明确课题经费的使用要求,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必要条件。
三要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贯彻落实办法,轻车简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切实改进作风,提高实际调研效果。
(编辑:何纯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