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坚持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创新完善,加大工作力度,发挥好这一法定监督形式的功效。为此,就提高报告审议质量讲点意见。
首先,人大审议报告,要搞清楚这项工作的性质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进行审议这些基本问题。人大审议报告既是履行监督职责,也是在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其目的是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推动“一府一委两院”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更好实现人民意志。人大审议不同 于一般研讨会、座谈会、工作会的发言,主要不是交流思想、发表观点,不是讨论部署工作,不是一般性地评价工作,而是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是不是符合人民的关切、取得了人民满意的成效,是不是 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了相关法律规定,是不是兑现了向人民作出的承诺、实现了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任务目标,还存在哪些差距、问题,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批评、意见、工作建议。围绕这些进行发言、发表意见,尽量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可行,尽量避免脱离主题、空话套话、泛泛而谈。具体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报告选题要围绕大局。常委会听取审议的报告,有的是法律规定的固定项目,如计划、预算、决算、审计、环保等报告已经制度化了,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也开始形成制度。除此之外,每年都听取审议若干专项工作报告。这些专项报告的选题一定要围绕中心、贴近民生、突出重点,抓住那些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事项,作为报告的议题。
二是报告要回应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报告既要反映工作整体情况,也要注重反映落实党和国家部署的重点任务、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的情况;既要客观反映成绩,也要深入查找和剖析问题,提出明确具体的工作举措。有的报告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着重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报告。
三是做好审议前的调研工作,利用好调研成果。审议报告的议题确定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尽可能提前搞一些调研,了解一些情况,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在审议前,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一般都开展深入调研工作, 形成调研报告印发会议。希望每位同志认真阅读,作为审议发言的重要参考,也希望报告单位、报告人阅读参考。比如,印发本次会议的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内容很详实,针对性也比较强, 这些调研成果应当充分利用。
四是加强与报告机关的沟通协调。在听取审议报告前,人大工作机构要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和问题,以及社会各方面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汇总交给有关部门在起草报告时研究并予以回应,这有利于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更好地了解情况、发表意见。
五是抓好落实问效。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要做好后续跟踪问效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和调研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并按时向人大报告改进落实情况。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安排听取审议改进落实情况的报告,持续开展监督。(据中国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