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19年 > 第5期 > 访谈

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部分,占全市面积的68%。各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将生态涵养区建设成为展现北京美丽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典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在生态涵养区建设过程中,各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服务大局、关注民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本刊重点就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加强人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情况访谈相关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

  访谈嘉宾:

  陈国才:门头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孙强:房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朱光彤:昌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军:平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彭丽霞:怀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玉江:密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胡耀刚:延庆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坚持生态立区理念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围绕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各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领导下,如何主动作为,依法履职,突出实效,推进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

  陈国才: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围绕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确定为常委会常规监督议题,每年审议相关工作报告。开展专项调研,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河长制”落实。在区委领导下依法行使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权,就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作出相关决定,为生态立区、走绿色发展之路提供法治保障。

  孙强:通过对南水北调良乡水厂、琉璃河湿地公园建设开展专项调研,推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增强水环境治理工作实效。专题听取蓝天保卫战计划实施方案的汇报,组织代表调研“蓝天保卫战”情况,巩固防治成果。审议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管理执法情况进行视察,推动建立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朱光彤:通过审议水资源保护情况报告,强化政府管理主体责任,推动污水治理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构建水清岸绿生态廊道。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听取相关工作报告,提出建议。审议垃圾处理情况报告,推动政府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目标,完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提升垃圾处理水平。

  刘军:通过督办加快农村污水治理工作议案,就调整计划、试点先行、完善机制、精打细算,优先保证工程质量,优化治理方案,责任主体下放,降低施工成本等提出建议,推动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先后审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情况报告,推动政府创新机制、建管并重、补齐短板,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8年10月,平谷区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彭丽霞:通过督办加大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业清退及渔业综合整治工作等议案,推动河湖水质和整体生态环境改善。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压实环保责任,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视察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推动造林工程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实施,提升区域生态承载能力。

  王玉江:发挥人大监督的特点和优势,审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情况报告,凝聚共识和力量,推动热点难点攻坚。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建筑扬尘和重型柴油车大气污染问题,实地检查、夜查暗访、随机抽查,梳理焦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提出5个方面18条工作建议,推动相关工作改进。推动再生水厂建设、库滨带水源保护,紧盯密云水库上游主要河道水环境质量,推动区级河长制落实,强化网格治理。

  胡耀刚:通过审议世园会冬奥会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水污染综合防治等情况报告,对平原造林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对园区周边及进出京要道、城乡结合部、景区连接线等重点区域“清空净水”措施落实情况加强监督,组织代表视察赛会筹办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富民、绿色办奥,引导代表、群众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

  对标新版城市总规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各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领导下,如何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准确把握人大工作的切入点和议题设置的侧重点,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和代表主体作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陈国才:对全区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审议批准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指标调整方案、部分重点工程任务目标调整方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转型发展。围绕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建设,审议举办国际山地徒步大会情况报告,组织代表视察琉璃文化和古道文化的保护开发情况,推动分区规划编制实施与文化保护传承相统筹的“多规合一”,推动文游、农游、体游深度融合,增强绿色发展活力。

  孙强:关注经济运行、安全生产、城市建管各项工作,推动生态宜居示范区和科技金融创新城建设。围绕区“十三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财政预算执行及收支情况开展专项调研,审议相关工作报告,推动区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提高政府投资绩效,推动各项指标任务顺利完成。围绕城市安全运行开展监督,组织代表对物流销售、石油化工等行业,以及森林防火和林木管护等工作进行视察,推动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围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调研视察,聚焦区域交通拥堵及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轨道交通燕房线建设和运行,以及非机动车管理工作,推动环境综合整治,带动城市建设、社会治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朱光彤:未来科学城是首都“三城一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议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分区规划草案,以及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报告,推动区政府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发挥未来科学城的主引擎作用,在健全资源要素高效利用新机制,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把未来科学城建设成为创新引领、绿色生态、智慧人文的科学魅力之城,高质量完成新版城市总规确定的有关目标任务。

  刘军: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推动分区规划编制和实施,推动区政府量化有关承接指标及区域发展目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京津冀东部地区协同发展战略枢纽,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围绕筹办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先后审议计划编制、筹办工作等情况报告,就加快场馆建设、保证工程质量,注重招商引资、研究场馆后期利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提出建议。

  彭丽霞:持续关注怀柔科学城建设情况,深入重点企业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政策落地情况,推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精准落实帮扶政策,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壮大,为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情况,在定期听取相关部门汇报基础上,充分考虑城乡布局和资源禀赋,审议分区规划编制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王玉江:持续推动新版总规实施、营商环境改善、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规划引领,与政府共同对分区规划编制与实施进行调研,推动长城文化带、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推进风貌保护、文化传承、利用提升。聚焦财政风险防控,对重点支出和重大项目资金安排、预算执行、举借债务情况进行严格审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发展意识,组织代表围绕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9项重要指标开展调研,形成5个专题调研报告,提出24项工作建议,提升发展质量。

  胡耀刚:坚持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区发展大局、区委中心任务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以赛会筹办为契机,推动冰雪运动和园艺产业发展,推动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区建设。发挥规划在全区功能定位、高质量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分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发挥计划和预算监督的约束力,审议区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对重点支出和重大项目资金安排等进行严格审查,防范财政风险。

  持续推动民生工作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各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领导下,如何推动做好生态涵养区民生工作?

  陈国才: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考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改革,推动区政府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为重点,以政策扶贫为保障,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互联互动。审议批准村庄民宅风貌设计导则,促进村庄民宅特色风貌的传承和保护。聚焦棚改工程建设,推进安置房建设和入住进度,强化公共配套工程建设和社会管理。聚焦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审议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调研,筑牢农村卫生服务网底,解决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积极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孙强:督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议案,对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生态建设、低收入村脱低项目落实等情况开展监督,推动区政府出台相关行动计划,开展乡村规划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筹措和试点村建设工作,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开展专项调研,推动解决城镇地区入园难、结构性学位缺口、总体师资短缺等问题。对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推动医改成果惠及人民。对文化建设开展专项调研,推动建立文物保护与修缮长效机制、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影响力。

  朱光彤:围绕全区民生事业发展和城乡建设治理工作,先后审议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山区道路建设与管理、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等情况报告,组织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执法检查,破解民生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清脏、治乱、增绿”工作,审议相关工作报告,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刘军:审议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情况报告,组织代表深入全区16个乡镇进行广泛走访调研,召开不同层面座谈会20余次,促进政府拓展帮扶渠道,健全分工负责机制,持续推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审议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情况报告,督促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充实一线执法监管力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2018年9月,平谷区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市专家组验收。先后审议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方案,集团化、合作化办学情况等报告,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彭丽霞:紧扣“群众迫切需要解决、部门亟需跟进落实”热点难点问题,实施精准监督。审议棚户区改造进展情况,充分表达群众诉求,大力推进项目实施,促进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专题询问“公共交通运营补贴”资金使用情况,深入问效,跟踪监督,促进公交线路更加优化、便民。检查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实施情况,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具体措施,促进“救命法规”有效落实。就群众和代表反映较为集中的教育质量、征地安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方面问题,组织召开座谈会75个,提出32条可行性建议,推进相关工作开展。

  王玉江: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主动设置议题,抓住重点、触碰热点、攻坚难点,以小角度、大视野切入,与政府合力推动问题的解决。连续四年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针对“四小行业”、网络送餐等新兴业态监管问题,与市、镇人大携手调研,积极推动以立法形式破解问题,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夯实基础。密切关注村级医疗养老设施、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年初、年末分别听取相关工作安排情况和进展情况报告,年中组织代表专题视察检查,收到良好效果。围绕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服务进行专题调研,推动实现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胡耀刚: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增收、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精准帮扶等民生问题,组织开展调研、专项视察,对食品安全法、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14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动民生工作有效落实,满足群众民生需要。持续关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及村医队伍建设、低收入村户增收、保障性用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情况,促进绿色发展更多更好地惠民利民。(主持人:薛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