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 张磊
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通常为高龄或者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这部分老人更需专业化的护理服务。目前,很多普惠型养老机构发挥了兜底作用,建议在政策扶持层面更加关注,逐步提升北京市普惠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推动普惠型养老机构健康发展,让更多中低收入老人能获得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减轻入住养老机构的负担。
加大补贴力度。建议通过提高一次性建设补助和床位运营补助、降低所得税等举措,支持普惠型养老机构发展,并鼓励更多养老机构向普惠型养老机构转型。同时,建议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推荐、传播普惠型养老机构概念,也可在相关平台设置“普惠养老”标签,让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养老机构信息。
明确“普惠”范围。普惠养老概念已获消费者普遍认可,但目前缺乏明确的区分标准。当前,可按照收费区间,将总收费标准控制在4000—7000元/月的养老机构认定为普惠型养老机构,这样既有利于消费者辨别,也能引导更多机构将收费标准降低至此区间。对于费用标准,各区可考虑区域特征,结合本地区老年人收入水平,进行针对性界定。
保障发展空间。因历史遗留问题,大量普惠养老机构租赁或自有的物业没有产权。与其堵,不如疏,建议对于租赁无产权物业的养老机构,准许他们持续运营;对于自建房屋、但没有产权的养老机构,由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帮助养老机构完善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