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5年 > 第3期 > 他山之石

各省区市人大2024年工作创新借鉴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本刊 吕亚南

  值此届中之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梳理了各地人大具有创新性、可借鉴性的亮点工作,为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参考。

  坚持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方面

  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机制。浙江省委召开庆祝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新征程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制定进一步推动中央及省委人大工作会议重点任务落实的工作措施。河南制定向省委请示、报告、报备事项3个清单,编印《每周汇报》。

  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内蒙古制定常委会省级领导同志分口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机制和工作方案。辽宁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保障和促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助力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的意见。江苏梳理人大领域深化改革十项重点任务清单。河南制定关于健全改革和法治协同推进机制的意见。重庆组建民主与法制领域改革工作指导督导组。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海制定关于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意见。江苏作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加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制度保障的决定,将外国友人旁听省人代会等列入其中。浙江作出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的决定。湖北作出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湖北实践的决定。

  立法工作方面

  把握立法需求。上海聚焦商事、金融、开放等重点领域,制定促进保税维修业务发展、运用区块链赋能电子单证应用若干规定等多部浦东新区法规。浙江制定“千万工程”条例。福建制定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管理等法规。广东制定粤港澳大湾区专项立法计划(2024—2027年)。山东制定黄河保护条例。山西、江西、山东等地制定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多地通过“全国首部”相关立法。吉林制定省级水网建设管理条例。黑龙江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江苏制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条例。浙江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条例、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条例。福建制定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条例、闽台关系档案保护条例、促进公平竞争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湖南制定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城镇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等法规。广东制定科技创新条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条例。重庆制定工业设计促进条例。贵州制定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甘肃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甘味农产品品牌培育管理条例。青海制定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新疆制定喀什古城保护条例。

  健全立法机制。辽宁出台推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上海制定进一步推进高质量立法的若干意见。浙江出台地方性法规立项工作规则。河南出台关于构建地方性法规体系的意见。江苏探索建立以“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制度保障的决定”为主体、若干相关地方性法规为主要内容的“1+N”法规制度;建立相关领域省人大代表挂钩联系法规项目制度,在法规草案审议前后,代表将受邀参加座谈调研等活动;委托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开展立法后评估。广东制定粤港澳大湾区专项立法计划,明确每年推出2部左右法规。广西开展验证式立法调研,提前试验运行法规草案主要条款。吉林实施关于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意见,对初次审议的法规草案实行“审读制”。河南出台立法后评估办法。

  坚持开门立法。上海专设服务浦东新区法规联系点。浙江出台基层立法联系点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山东制定基层立法联系点评价考核办法,建立意见建议采纳反馈激励机制;常态化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员列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广东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创先争优、提升效能”活动,探索法规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采纳反馈机制,拓展法规征求意见“一法一码”形式。四川建立联系点意见采纳情况书面反馈机制。青海发挥人大代表和立法联系点、立法专家智库、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作用,开展民生领域立法“五级论证”。

  深化协同立法。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召开区域协同工作座谈会,签署2025年度协同立法协议,作出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签署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协作协议,制定完善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意见,出台区域协同立法、监督工作的意见,协同立法三年工作计划(2025—2027年),2024—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人大常委会协作重点工作计划。上海、江苏、浙江同步通过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湖北、重庆开展长江船舶污染防治立法。四川、重庆制定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湖北、河南、青海建立“六省一市”人大秦岭协同保护机制,签署人大秦岭协同保护工作备忘录。河北指导邯郸、邢台、保定、唐山开展陶瓷文化保护协同立法。广东出台关于加强设区的市区域协同立法工作的指导意见。

  监督工作方面

  紧盯重点问题。山西围绕推动落实省委部署“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连续3年检查汾河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内蒙古围绕落实国务院支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常委会重点监督工作行动方案,听取审议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6部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辽宁围绕推动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开展矿产资源安全、清洁能源发展、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防灾减灾能力、安边固边兴边工作及边境旅游发展专题调研。吉林开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江苏聚焦省委省政府八个“行动方案”和两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行动方案、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行动方案等开展监督。云南审议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情况的报告,召开联组会议开展专题询问。广东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结合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制作专题片直观展示成效与问题,开展专题询问。河北聚焦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绿色建筑发展、残疾人保障3个领域开展四级人大联动监督;开展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专项监督。山西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听取审议全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报告。山西、内蒙古、辽宁、河南等多地开展养老事业、养老产业、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监督。浙江上下联动监督医疗保障工作。河北连续7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辽宁连续3年监督法院基层基础建设情况。上海连续3年开展安全生产监督。贵州连续10年开展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执法检查。云南连续4年开展安全生产监督。陕西连续5年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江西、河南、贵州、西藏、青海等地连续多年开展环保世纪行主题活动。

  创新工作机制。内蒙古在联组会议专题询问的基础上增加分组询问环节。上海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监督刚性和实效的四项举措,推行“审议意见+问题清单”。江苏探索建立人大专委会向常委会报告专项监督工作机制。浙江召开全省人大监督工作座谈会,健全“报告审议+量化评价”监督闭环链条,智能生成分析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安徽探索“再监督”工作机制,听取审议民族工作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审议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并开展专题询问。江西探索“三同”方式,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同一主题、同步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和人大专题监督报告、同场开展专题询问;探索“检查报告+审议意见+问题清单”监督闭环。山东会同有关方面出台关于建立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与人大监督贯通协调机制的意见。河南举办联动监督意见问题交办会,梳理意见问题清单向省直机关单位和市级人大集中交办。湖南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中,通过“湖南营商码”扫码留痕,接受被检查对象评价监督;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并组织满意度测评。广东听取审议2024年民生实事实施情况报告、对2025年候选项目进行测评,建立“省人大常委会评议+市县乡人大代表票决+基层民生微实事立办”三重架构,形成省域全覆盖民生实事闭环机制。广西制定听取和审议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专题调查研究报告工作办法。海南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甘肃开展三级人大协同组织、为期一个月的“千名代表调研视察千项工程行动”,同步启动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

  完善财政经济工作监督机制。黑龙江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与财政、税务、审计、发改等中省直部门建立横向联网工作联系机制,实现数据联通。四川制定联网监督预警指标体系地方标准。上海首次听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的报告。江苏推广乡镇人大监督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镇江经验”,召开推进会议、出台指导意见。安徽首次听取审议地方金融工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山东加强省属企业资本类事项重大决策管理情况监督,出台专项制度,建立定期报告、跟踪监督机制。湖南创新建立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深化“两问四评”,对省委重大政策相关财政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两问”,即问“资金落实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对资金量最大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开展财政评价、审计评审、三方评估和人大评议“四评”。广东依托国资联网系统,运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人大监督指标体系,对部分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开展绩效评价。海南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贵州制定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实施意见。宁夏首次听取审议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及重大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吉林开展乡镇街道备案审查试点工作,与吉林大学合作成立备案审查研究中心。江西探索开展对政府部门、乡镇街道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试点。山东建立备案审查研究服务基地,增加专项审查和联合审查方式,建立审查建议初步反馈机制。河南、云南建立备案审查研究中心。广东听取审议省政府备案审查工作专项报告,开展镇街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任免权方面

  依法行使决定权。浙江作出促进和保障金融强省建设的决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支持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决定。安徽作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福建作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湖北作出大力推动省域战略规划实施的决定。广西作出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决定。海南作出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重庆作出与老挝占巴塞省、西班牙塞维利亚市、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市、阿尔及利亚安纳巴省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决定;作出区县乡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决定。云南制定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立法工作的决定和办法。甘肃作出推进爱心甘肃建设的决定。

  依法行使任免权。江苏听取“一府两院”6名负责人及12名法官、检察官履职情况报告并进行评议。青海采取会议报告与书面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听取审议10名“一府两院”负责同志履职情况报告,探索构建“任前表态发言、任期依法履职、任后监督测评”闭环模式。

  代表工作方面

  深化落实“两个联系”制度。山西开展“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活动。吉林开展“代表进家站,履职为人民”活动。浙江开展“双岗建功”活动。安徽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活动。江西开展“三级人大代表调研视察县域经济发展”活动。河南开展“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广东按照“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的安排,开展“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四川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黑龙江成立“院士(教授)人大代表工作室”。上海在代表所在企业设立30余个经济运行观察点。江苏在部分代表所在单位继续设立20余个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定期形成分析报告,供省委决策参考;推进主任会议成员走访基层一线省人大代表、调研县级人大、邀请基层一线省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内蒙古组织代表围绕“六个工程”实施情况开展集体视察,形成报告报送自治区党委。福建在机关设立“代表驿站”,建立会前通气会制度,采取“一座谈一主题”方式增强常委会领导与列席代表座谈会实效。河南在市县乡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建立“党委领导、群众提出、人大决定、政府办理、代表评议”闭环机制。湖南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围绕不同主题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推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人民调解员“三官一员”进代表联络站多元解纷。广西制作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台账,以“一人一函”方式做好经常性联系。云南召开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推进会。陕西指导西安市建成3个涉外人大代表家站。海南组织开展“代表督查周”活动,对进度缓慢的民生实事项目,通过主任会议听取职能部门专题汇报、召开工作协调会等方式督促。

  增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实效。河北开展代表建议全过程督办专项行动,同承办单位签订办理责任书,并邀请代表评价。辽宁健全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前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协调智库单位提供议案建议素材;完善办理评价机制,由代表工作部门直接征求代表对建议办理的反馈意见。福建建立代表审议意见“即提即复”机制,通过书面答复或面对面交流快速响应代表审议意见。湖南邀请主办件10件以上的承办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代表评议建议办理,通过“湖南智慧人大”向省人大代表同步直播。广东出台进一步规范省人大代表建议处理工作流程、做好全国人大代表围绕重要事项提出议案建议服务保障工作、省人代会期间开展代表建议咨询服务、建立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交流群的4项意见。重庆开展代表建议质量评估,制定服务市人大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的若干措施。贵州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联动贯通。云南召开代表建议办理答复代表承诺解决事项兑现情况核验座谈会。

  优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内蒙古出台全面开展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方案。吉林、湖南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湖南、湖北、浙江召开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湖南梳理细化26项代表履职清单。广东听取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各委员会直接联系代表情况报告。辽宁依托抚顺雷锋学院、彰武治沙学校等举办专题培训班。山西在代表履职学习班培训中增设“代表讲堂”。上海开展年度代表履职优秀案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评选。广西召开年度代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四川创新开展“三个一百”代表工作典型案例汇集。云南建立省人大代表履职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开展年度评价和任期综合评价,设置优良等次,对获优的省人大代表进行宣传表扬,并把任期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换届时提名依据。

  自身建设方面

  加强机关干部和代表队伍建设。河北、黑龙江、广西、山东、上海持续举办人大讲堂(坛),邀请专家专题辅导。内蒙古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办法。辽宁打造人大“知信行”讲堂。黑龙江制定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实施方案;举办厅级干部“导学课堂”、处长论坛,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举办机关干部公文比武大赛。上海制定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江苏完善“党支部周学习、专工委半月谈、全机关月讲座”学习制度。山东制定机关干部教育培训方案(2023-2027),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政绩观偏差具体表现清单。广东围绕“推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主题盘点年度创新工作成果,举办“爱人大、懂人大、兴人大”主题讲述活动。云南举办机关“学习教育讲堂”。

  加强基层人大建设。浙江编制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指引。江西指导基层人大探索幸福圆桌会、街道议政会、民情赶集会等。湖北指导基层创设民主班车、代表有约、村湾夜话、“码上”找代表等。湖南召开全省基层人大工作推进会,出台进一步贯彻落实乡镇、街道人大“两个条例”的指导意见和任务清单。重庆在区县人大实施“年中会议制”,部分街道实施议事代表会议制度,部分乡镇人大实施“季会制”。四川开展市县乡三级人代会同步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试点。陕西制定县级人大常委会街道工委工作条例。

  加强数字人大建设。辽宁推广“和代表聊辽”小程序,实现线上一键找代表。江苏完成“数字人大”省市县乡纵向贯通。福建建成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江西创建“外出调研工作管理”小程序,精简会议文件、优化督查考核。河南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联络平台,以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之家暨网上代表联络总站为中枢,涵盖1个省总站、18个市中心站以及214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通过数字地图构建全省联络站点的链接入口和全景视窗。广东建成全方位数字人大民主民意平台,建设网上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上线与政府服务热线对接的“粤当家”小程序、“粤人大”移动端。

  四川完成“数字人大”融合平台

  一期项目建设。西藏推广“代表‘码’上找、意见‘码’上说、实事马上办”等模式。陕西建成数字代表家站,群众“扫码说事”、代表“码上接待”。

  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河北编纂《河北立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河北的探索与实践》,拍摄河北人大70年专题纪录片。上海推出全过程人民民主5周年纪念专刊,征集发布百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海”案例。河南建立法工委发言人机制,出台工作办法,举行首次法工委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广东拍摄“外眼看人大”视频短片,录制《外国议员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片。浙江举行首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进大学校园”活动。河南常态化开展走进人大系列活动,特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留学生和港澳青年学生参观省人大历史陈列室、代表联络总站等地。湖南组织高三学子走进人大,参观宪法墙,模拟常委会会议,观看视频《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是怎么召开的》。西藏人代会首次邀请外宾旁听、外媒报道。江苏在南京宪法公园建成“江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推出线上VR展。浙江推出人大历史长廊展览,组织侨界青年走进人大、人大制度走进大学校园等活动。海南建成人大历史陈列厅及数字展厅。重庆首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题馆在北碚区开馆。上海组织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学员、国家会计学院留学生走进人大。湖南常态化举行涵盖大中小学生的人大开放日活动;首次邀请海外华侨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广东组织34个国家(地区)议会团组走进人大。广西打造“人大外事+”工作模式,服务构建中国—东盟、中越命运共同体,与外国地方议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与马来西亚地方议会签署友好交流备忘录。重庆常委会会议定向邀请西南政法大学学生旁听,首次举办“在渝外籍人士走进人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