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5年 > 第3期 > 大会聚焦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综述和北京市代表团履职情况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廖伟 本刊 史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圆满完成各项既定议程。

  大会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议程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好这次大会,对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和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团结一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实现党中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会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圆满完成大会各项任务,开成一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会共有7项议程:一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审查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三是审查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四是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五是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六是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七是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江苏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江苏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要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对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帮扶工作。要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安全等方面尽职尽责。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江苏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各级党组织要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一年,人民政协紧扣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民盟、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聚焦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广大教育界人士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五育”并举、立德树人迈出新步伐。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确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有效发挥指挥棒作用。要完善学校管理体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广大民盟、民进成员和教育界人士要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支持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定信心、直面挑战,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4年多来,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同时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要处理好进度和质量、成本和效益、全局和重点、发展和监管、规划执行和能力形成的关系,走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路子,确保建设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战检验。要加紧解决规划执行中的堵点卡点问题,强化跨部门跨领域跨军地统筹,强化政策运用和供给,增强政策取向和工作指向一致性,全力畅通规划执行链路。要善于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手段,持续完善战略管理制度机制,增强规划执行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坚持勤俭建军,科学配置国防资源投向投量,提高经费使用精准度和效费比。完成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离不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支撑。要强化军地合力,用好地方优势力量和资源,提高我军建设质量和效益。要抓住我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机遇,创新战斗力建设和运用模式,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和快速转化机制,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要开展规划执行全过程专业化评估,评出发展质量、评出建设效益、评出体系作战能力。要把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完备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融合监督、联合审计,深入查处腐败问题。要更好发挥监管对规划执行的服务和促进功能,确保规划收官质量托底、能力托底、廉洁托底。

  有关报告和文件的主要精神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报告部署了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包括扩大国内需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抓好“三农”工作、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绿色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

  计划报告总结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并对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作出安排。计划报告提出的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预算报告总结了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根据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预计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960亿元,比2024年执行数下降3.5%(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增长2.1%)。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0亿元、从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900亿元,收入总量为98860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460亿元,增长4.5%。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48600亿元,比2024年增加15200亿元,通过发行国债弥补。

  关于代表法修正草案

  代表法是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义务、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法律。现行代表法是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和公布施行的,2009年、2010年、2015年分别作了部分修改。这部法律的颁布施行,对规范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必要与时俱进修改完善代表法,保障和促进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充分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从内容上看,修正草案从9个方面作出修改,包括:充实总则部分规定、拓展和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完善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有关规定、完善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有关规定、完善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有关规定、完善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有关规定、完善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机制、完善代表履职管理监督有关规定、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补充相关内容等。

  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宪法实施和监督、履行立法职责、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开展人大对外交往、全面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一年来,审议法律案39件,通过其中24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21个报告,检查5件法律实施情况,组织开展2次专题询问、9项专题调研,作出2项决议;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298件议案、9235件建议,闭会期间提出的105件建议,已审议、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报告从履行宪法实施和监督的职责、高质量推进立法工作、围绕大局做好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强人大对外交往、扎实推进“四个机关”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2025年的工作任务。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从5个方面总结过去一年工作,主要是以严格公正司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严格公正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以严格公正司法保障民生福祉、以抓改革促管理强队伍保障严格公正司法、自觉接受监督。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收案4601.8万件、结案4541.9万件。今年,报告从稳中求进,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守正创新,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严管厚爱,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法院铁军3个方面提出工作安排。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从6个方面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包括强化检察履职,促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发挥检察职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实检察为民,保障民生福祉;加强检察监督,维护执法司法公正;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检察权依法公正高效廉洁行使;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检察队伍。全国检察机关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409.96万件。报告从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实检察为民、着力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全面深化检察改革、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7个方面提出今年工作安排。

  3月11日,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计划、预算的决议,关于修改代表法的决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北京市代表团履职情况

  北京市代表团共有代表54人。其中,尹力、李秀领、王希勤、郝平等4位代表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根据大会日程,北京代表团参加了预备会议和3次全体会议;召开2次全团会议和9次小组会议;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并接受来自41家中外媒体、84名记者的集体采访,殷勇、夏林茂、方复全、邢卫兵、王少峰、何少花、雷军、王春法等8位代表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市代表团严格按照大会的日程安排,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共议强国之治、共谋改革发展、共话民生福祉,圆满完成大会各项任务。

  紧扣议题 履职尽责——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北京团代表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代表法修正草案,对过去一年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代表们为全面深化改革出实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献良策,为增进民生福祉建真言,共提出276条针对性强、可操作的修改意见和工作建议。这些意见建议通过代表团简报和信息快报等方式上报大会秘书处,有的意见建议已被吸纳。

  汇集民意 建言献策——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北京团代表胸怀“国之大者”,情系“民之所望”,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深入调研察实情,广集众智谋良策,确保议案建议提得实、有深度、能落地。

  儿童的抚养教育,是家事也是国事。庞丽娟代表领衔,30位代表附议,聚焦0至3岁婴幼儿这一“最柔软的群体”,紧扣托育并重,向大会提出关于制定《托育服务法》的议案。议案案由清晰、案据充分、方案具体,已被大会议案组接收并送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研究处理。

  截至3月10日12时,北京团代表共提出建议171件,其中,发展规划和综合经济方面23件,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12件,城乡建设与资源环境方面16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方面52件,社会管理及公共事务方面19件,民主法治建设方面49件。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开辟仿生智能技术研究新赛道、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议。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利用网络空间和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等建议。围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出制定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法、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等建议。围绕加强法治建设,提出完善反洗钱相关立法、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等建议。围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出完善灵活就业支持政策、推进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等建议。

  积极发声 回应关切——让世界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勃勃生机

  会议期间,北京团代表积极接受媒体采访,精心准备、积极回答所熟悉领域的问题,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大故事,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

  3月5日上午,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作为首位亮相的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从党中央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支持、全球用户对中国科技创新价值的认可、小米集团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受益、北京市优沃营商环境的帮助等方面,以北京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行曲”,有力唱响了中国经济光明论。

  3月6日下午,北京市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并接受来自41家中外媒体、84名记者的集体采访。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3路驾驶员何少花等8位代表分别回答记者提问。从新质生产力发展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到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心的服务,代表们直面焦点、回应关切,“零距离”沟通对话间,展现了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蓬勃发展、开放自信的首都风采。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北京团代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做好代表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围绕中心所在、大局所需、人民所盼高质量履职,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