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吴华侠认为,老字号餐饮企业在现代社会中面临诸多挑战,需通过创新和合作,推动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将文化串联成故事让顾客听得进、记得住
已有300年历史的北京非遗老字号餐饮品牌都一处,备受消费者喜爱。如何讲好“老字号”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是吴华侠一直思考的问题。她说:“我们这里不仅仅是吃饭的地方,还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当下,需要将这些文化串联成故事,让顾客听得进、记得住。”
吴华侠表示,老字号餐饮企业在传承非遗技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人才流失、技艺传承困难等。为了平衡传统工艺标准化与手工技艺保护,她认为可以采取建立技艺传承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也可以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现代化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直播教学扩大非遗技艺传播范围
都一处通过直播教学、数字档案等创新举措,突破了非遗技艺“口传心授”的传承局限。
在谈到如何吸引青年人喜欢上非遗老字号时,吴华侠表示,都一处在年轻化转型中通过场景创新,如非遗研学、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实现非遗文化价值转化。“我们曾经举办过一场非遗研学活动,让青年人在实践中了解非遗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吸引青年人喜欢上非遗老字号,我们注重与青年人的互动和交流,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技艺和文化。”
融合发展开发非遗旅游线路产品
吴华侠认为,需要建立跨地域的老字号非遗保护联盟,加强各地合作交流,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非遗技艺传承和发展。
吴华侠认为,“非遗+文旅”是非常有前景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加强与旅游机构的合作,开发非遗旅游线路和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下,非遗保护应体现文化自信的国际表达。吴华侠说,需要加强与非遗保护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推动非遗技艺的国际化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国际性的非遗展览和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非遗文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