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
2022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深刻把握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充分释放检察制度蓬勃生机和优势活力的内在联系,自觉将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作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履行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职责、立足检察履职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不断创新形式开展代表恳谈会活动,着力将人大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检察履职优势,集智聚力推动首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策划先行
创新形式主动接受代表监督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基础上,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部署要求为牵引,特别是对照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关于“进一步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联系,丰富和完善人大的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策划,持续创新形式,迭代升级代表恳谈会系列品牌活动。
北京市检察院高度重视代表恳谈会活动,历年来都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全要素、全流程审核把关,通过加大恳谈会办会规则供给,确保每场汇报展示内容丰富多样,强化组织恳谈会的规范性和恳谈会效果的确定性;实行代表建议台账化管理,对内建立建议及时分办机制,对外建立“一对一”对接服务和反馈机制,特别是指向明确、能够立即落实的当天分办,回应和落实代表意见建议“不过夜”。全市各承办检察机关的领导干部自觉扮演检察“联络员”角色,在与代表深入恳谈过程中,赢得代表们对首都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赞许。赵姗姗代表表示:“北京市检察院的恳谈会组织得力,内容精彩,集中体现了全市检察‘一盘棋’,上下级联动,一体履职,为你们点赞。”
实干为要
生动展现北京检察履职实践
北京市检察机关持续创新主题、形式和内容,连续三年开展恳生”、数字检察、长城保护专项行动、军地检察协作等内容,充分展示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经验,展示以塑造检察新质生产力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工作成效。
在形式方面,从传统的把代表“请进来”,到创新邀请不同区团的市人大代表跨区视察检察工作,走出会议室、深入办案一线,从听取工作汇报、形成抽象概念,升级到“沉浸式”体验检察履职生动场景、形成直观感受,让代表深度了解检察机关在协同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中的要素功能,真切感受首都检察在完善“四个中心”“四个服务”保障机制中的履职担当。比如,邀请代表到朝阳区一站式执法办案中心调研轻罪案件一站式办理情况,实地感受检察机关强化检察职能在完善高效法治实施体系中的要素功能和检察推动法律适用标准统一的履职成效。又如,邀请代表实地到禄米仓胡同调研,现场观摩公益诉讼检察履职“以我管促都管”推动百年文物修缮保护情况,充分展现军地检察协作助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成效。再如,邀请代表实地到磨石口关长城相关点位调研,亲眼见证北京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助力加强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服务保障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实际成效。
在内容方面,从汇报办理建议情况、到汇报数字检察工作,2024年升级到策划9个主题,深度展示检察各条线业务,并融入展示最新研发建用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展播最新制作的普法宣传片、讲述真实检察办案故事、宣讲特色检察品牌等,让代表充分了解首都检察好故事。比如,恳谈会上向与会代表展示了东城检察院特色党建品牌“90后讲检史”,生动展示年轻一代检察干警铭记检察光辉历史、砥砺自身前行的实践。又如,邀请代表到京西智谷调研检察官会客室,实地操作体验AI数字人检察主播、人机交互“智检速答助手”,展现北京检察机关着力塑造检察新质生产力的实际成效。再如,邀请代表实地到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调研,现场播放了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反洗钱宣传微电影《天降“股神”》,让代表了解反洗钱案件的办理情况;演示惩治“地下钱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展现金融检察对“地下钱庄”犯罪进行全链条打击的工作成效,让代表直观感受到检察机关为守护老百姓“钱袋子”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良性互动
助力首都检察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高标准完成好代表恳谈会这项“自选动作”,在活动中与代表良性互动也涌现出诸多双向发力同向而行的好事例,集智聚力助力首都检察高质量发展。
刘克友代表在参加2024年首场恳谈会发言时提出,“检察机关在普法方面,应更多走进街乡、走进社区、走进百姓身边。”在此基础上,朝阳检察院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期间,集中开展了检察进街乡、进社区的普法系列活动,到代表所住社区组织开展普法课堂,既用群众语言生动讲述检察故事,又为社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
2024年在怀柔检察院召开的第五场恳谈会期间,在了解长城保护相关工作成效后,安丽娟代表当即申请加入“益心为公”志愿者,并表示,“你们的工作太有意义了,我帮你们找公益保护线索!”开展代表恳谈会以来,共有5名市人大代表加入检察机关“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为检察机关发现公益诉讼线索提供了有力支持。
春花代表在参加2024年第十一场恳谈会时发言表示,博物馆要注重发挥价值功能和教育功能,并就完善北京检察博物馆各项工作提出了诸多宝贵的专业意见。2024年北京检察博物馆试运行期间,共收到24位市人大代表33条意见和建议,为北京检察博物馆完善相关设施、后续向社会公众开放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北京检察机关将进一步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关于“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联系”的要求,持续塑造代表恳谈会作为北京检察机关联络人大代表的品牌,开展更多检察履职与代表监督双融互促的有益尝试,通过实现检察履职与人大监督同题共答,助力北京“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