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5年 > 第9期 > 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以首善标准加强和改进人大财经工作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 / 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办公室、预算工作委员会

  8月22日,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对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工作要求。财经办、预工委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以首善标准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财经工作,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财经工作力量。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人大财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财经办、预工委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不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是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第一议题”和“双周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市委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今年以来组织集体学习16次,印发自学材料120篇,组织专题研讨2次。市委人大工作会后,第一时间组织财经委员会委员、财经代表小组代表、财经监督顾问以及财经办预工委党员干部学习会议精神,打牢做好人大财经工作的思想基础。二是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中心任务谋划和推进工作,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财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把党的领导贯穿落实到财经领域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三是充分发挥财经委分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确保财经委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把握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提供因需应时有效管用的法规供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聚焦民营经济开展立法调研,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和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促进本市民营企业更好发展。积极推进公平竞争相关立法研究,通过法治力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推动形成公平公正、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

  立足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通过立法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展立法调研,为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建立促进服务消费政策体系等提供制度保障。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围绕消费新业态、新变化,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地方性法规修改研究。关注国家食品安全法修改进程,适时启动食品安全相关立法,进一步彰显本市在食品安全领域“零容忍”的坚定立场。

  扎实开展财经工作监督,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计划审查监督质效。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审查,进一步规范审查程序,明确审查重点,加强对规划、计划执行情况特别是重大决策部署、经济政策、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在年度计划审查中,注重审查年度计划与五年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衔接情况,确保将五年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任务,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在日常监督中,注重对计划的季度执行、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等开展监督,以探索建立计划审查监督指标和评价体系为抓手,为代表审议提供服务,督促政府按时完成规划、计划任务。

  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扎实做好预算监督、政府债务监督和审计整改监督。做好决算审查、预算执行情况审查,推动政府改进预算编制、优化预算安排、强化预算统筹。开展全口径地方债务专项监督,推动建立完善市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管理机制。加强对区级人大指导,进一步优化专项债项目储备申报审核、债券发行使用与市区人大审批监督程序的衔接机制。邀请委员、代表参加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跟踪监督,通过开展专题询问,推动政府部门进一步提升整改工作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落实监督全口径、全覆盖要求,开展四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在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方面,重点关注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等情况;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重点关注推进清查确权登记,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情况;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重点关注支持建设精准高效金融生态服务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情况;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重点关注提高资产综合配置和使用效率、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等情况。

  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提高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能力

  探索建立具有人大特点的财经监督指标体系。通过一些重点、关键的财经监督指标的设计,筛选整合出有效信息,形成简洁明快、依法科学的评价,供人大代表履职时参考,进一步提高财经代表履职的专业水平。人大财经监督指标体系涵盖国民经济计划、国有资产管理、预决算和政府债务四大类监督工作,在2025年政府债务监督项目中首次运用,形成债务监督指标分析报告。在2026年预算初审工作中,将试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指标,通过整合政府数据,找准监督“切口”,帮助委员代表提升监督调研质效。

  不断推进财经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已初步建成财经联网监督平台,并首次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形成“季审”分析报告,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势,为人大代表监督履职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加快制定人大财经数据采集地方标准。推进区级人大财经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工作,推动市区人大财经数据“上下贯通”。

  持续深化拓展代表参与绩效监督,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场景。进一步拓展绩效监督范围,提升监督履职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目前已经组织56位人大代表514人次参与313个项目绩效评估评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绩效监督工作室作用,工作室已成为委员代表深度参与预算监督,推动政府部门完善政策,履行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权的重要平台和提高履职能力的阵地。探索推动绩效监督、执法检查、代表建议督办等法定监督场景与调研性监督相结合,不断提升人大财经监督质效。发挥全国人大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作用,开展参与式民主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市、区、乡三级人大联动作用,为全国人大预算监督提供首都基层鲜活经验。

  千川江海阔,风好正扬帆。新时代新征程,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办、预工委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和历史主动,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在京华大地上形成更多生动实践,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坚实有力的民主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