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5年 > 第7期 > 研究与探索

加强差异化服务 推动检察代表联络工作提质增效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王笛鸣 曹煜婷 苏国宇

  2024年以来,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朝阳区“四个走在前”要求和“五宜”朝阳建设目标,以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以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期待为着力点,以满足不同群体、时期、区域的差异化法治需求为突破点,创新开展街道乡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切实增强检察供给体系与区域发展需求的适配性,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双向联动,因群施策确保联络精准

  朝阳区人民检察院聚焦代表身份、领域、诉求的差异性,以立体画像匹配需求、以专题互动强化联结、以快速响应解决关切,构建靶向明确、供需适配的差异化联络模式,不断增强联络工作的针对性。

  立体画像,提升联络精度。强化联络工作基础保障,根据市检察院统一部署,走访市人大代表59人次,主动汇报检察工作进展、听取履职建议。邀请区人大代表填写《普法服务订单》400余份,根据其履职经历、专业领域、调研成果等形成“立体画像”,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工作,确保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时时在线”。

  专题聚焦,增强互动效能。围绕区域中心工作与检察履职重点领域,累计邀请代表参加专题调研及特色活动238次,强化与代表的深度互动。立足“推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邀请该工作领域的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参加全市首个生态环境检察工作站揭牌仪式,强化信息共享、线索衔接,共绘更美生态“同心圆”。着眼“数字检察赋能新质法律监督能力”,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朝阳区特色企业阿里巴巴集团北京总部,增强代表对数字检察工作的认知。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与朝阳区发改委联合开展“凤鸣企业”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区人大代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营发展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助力朝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应必答,回应群众关切。坚持将检察履职置于监督之下,与代表同题共答、同频共振。针对代表提出的“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建议,及时会同公安机关深入研究,当面开展答复工作,成效获代表肯定。围绕代表日常活动中提及的“预付费监管”“盲道治理”等“张口建议”,探索建立预付费风险预警机制,推动办理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行政处罚首案,与区残联等单位联手升级人行横道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完善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确保人民群众意见件件落实、桩桩落地。

  全时保障,多措并举提升联络实效

  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日常履职与“两会”关键节点的时期特点,构建“平时+两会”有机融合的工作模式,形成全周期覆盖、各阶段衔接的差异化服务机制,全面提升不同时期联络工作的质量与效能。

  完善制度,夯实常态联络基础。制定《常态化联络街乡和代表工作计划》等制度文件,建立“检察长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办公室统筹协调、各部门参与配合”的四级联络机制,把代表联络工作和检察业务工作同部署、共推进。规范答复工作流程,对各部门日常联络中征集到的法治需求、意见建议,按程序“登记、交办、答复、销账”,确保逐人、逐事、逐项回应。

  精耕细作,保障日常联络成效。选择高校法学教师、律师等身份的人大代表充实听证员库,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涉外检察、轻罪治理等公开听证,积极连接法意与民意,促进治罪与治理深度融合。将人大代表纳入“益心为公”志愿者团队,邀请参加人防工程建设、无障碍等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密切与代表的联系互动,实现检察工作和代表履职的“双向奔赴”。

  集中发力,彰显“两会”联络风采。以主动汇报争取监督支持,“两会”前夕院领导统筹带队,深入全区43个街乡,递送检察工作总结,邀请代表为检察工作“把脉问诊”。与区人大常委会携手举办2场“服务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恳谈会,邀请代表现场听取检察工作情况通报,对代表提出的38条意见建议,第一时间深入研究,确保逐人回复、逐条落实。

  网格服务,因地制宜丰富联络形式

  针对代表原选举单位在功能定位、发展需求、民生痛点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创新将代表联络与联系街乡紧密结合,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提供适配性强、特色鲜明的差异化联络服务。

  强基础,实现联络全覆盖。发动全院12个部门对口联络全区各街乡及代表家站,按照“一街乡一检察官”模式每周下沉服务。按照“联络一次代表、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次普法宣传、解决一个‘急难愁盼’问题、召开一次公开听证会”的“五个一”要求加强联络,累计赴各街乡开展普法宣传、矛盾调解工作463次,切实做到“检察官走到群众家门口,检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抓特色,培育服务新载体。紧密对接各街乡代表联络工作站,投送《轻罪检察白皮书》《朝阳检察工作亮点》等原创宣传材料,积极参与代表履职培训,延伸输送各类司法服务“增值产品”。精准对接不同街乡代表的特点与诉求,打造个性化服务模式。例如,聚焦朝阳区建外、朝外等街道代表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需求,推出“检察官会客室”一站式检察服务平台,与代表“面对面”“一对一”座谈交流,实现精准化回应。

  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为民初心,深化“全周期”监督闭环,织密“全领域”服务网络,淬炼“全过程”为民情怀,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监督支持转化为依法主动履职、实现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写进检察履职全过程,落地为人民群众可感、可触的成效。(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