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5年 > 第7期 > 特别报道

求真务实 积极作为 谱写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费江鹏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半年以来,在中共北京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认真落实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各项决议,召开常委会会议3次,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3件,作出法规性决定2件,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报告4个,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86人次,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落实常委会各类会议“第一议题”制度,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工作安排和要求,在常委会组成人员范围内领学重要学习材料38篇。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人大代表履职学习、机关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引导人大代表、机关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在人大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11次,研究议题33项,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依法履职

  围绕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根据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新的形势和要求,采取废旧立新的方式,制定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重点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阐释展示、保护管理制度、保护对象等方面进行了完善性修改,为遗产保护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制保障。完成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二审工作。积极推进城市副中心条例、博物馆条例、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法规的立法修法工作。联合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开展执法检查,对涉外法律服务及相关人才培养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双碳”目标要求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超大城市能源资源禀赋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法规制度,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为本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要求,完成“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地方性法规专项清理”“关于对地方性法规中明显滞后不适合继续适用的规定开展集中清理”两项工作,废止地方性法规1件,打包修改6件。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执法检查,围绕分别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科技金融工作、中小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等情况的报告开展监督调研工作。做好常态化季度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和预算执行情况审查,加强政府债务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监督工作思路和重点,推动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贯通协同、人大审计监督嵌入审计实施过程。

  围绕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修改消防条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针对消防安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手段,优化消防营商环境,创新消防监管模式,为本市消防安全筑牢法制“防火墙”。完成修改公园条例的立项论证工作,提出立法思路和主要内容,增加强化公园规划建设、完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公园活力等内容,更好保障花园城市建设需要。完成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工作,聚焦餐饮油烟扰民这一生态环境领域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重点监督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进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条例、养犬管理规定(修改)相关立法工作,对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供水相关立法和修改测绘条例开展调研和立项论证,对燃气管理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对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围绕民生改善和人民群众权益保护,听取和审议市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情况的报告,推动靶向纠治顽瘴痼疾,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条例、集体合同条例(修改)、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修改)相关立法工作,对就业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相关立法和修改工会法、红十字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开展调研和立项论证;围绕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情况的报告,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裁量权行使、促进法律适用统一工作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关于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做好相关工作;对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对“十五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趋势、有利条件、面临挑战、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城市形象、战略定位、重大任务及政策举措等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建议。积极推进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和各类规划衔接落实机制建设,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及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等情况的报告相关工作。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重要作用

  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促进代表“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组织市、区和乡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代表家站,就检查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市领导带头以人大代表身份参加。经梳理汇总,共约1.32万名代表、7.6万名市民群众提出意见建议1.3万余条。

  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坚持和完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机制,67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同490余名基层市人大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进一步发挥专业代表小组作用,14个专业代表小组共组织179人次代表参与各类专题调研活动22次。保障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共邀请31人次市人大代表和2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列席会议。推荐市人大代表40余人次参与国家卫健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改革办、市信访办、市检察院等部门组织的政策座谈、考核测评、改革督查、建言献策等工作。支持市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关于建立北京法院与代表家站联动共建机制的工作方案,支持市人民检察院深化“菜单式+定制式+专题式”联络工作方式。

  推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坚持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发挥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专委会专项督办、代表工委统筹督办工作机制作用,办结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946件建议、11件议案。其中,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振消费、养老服务等7个方面93件代表建议,由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分别领衔重点督办。加强非机动车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等10个方面的89件建议分别由相关专委会开展专项督办。依法在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公开代表建议924件,占建议总数的96.45%。

  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圆满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相关服务保障任务。会前组织协调“一府一委两院”47个部门现场接受845人次市人大代表询问,面对面沟通问题776个;会议期间确保代表意见快速回应机制落地见效,推动54个部门及时回应325名人大代表提出的770条意见。完成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关服务保障任务。围绕做好本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组织全国人大北京团部分代表在京开展专题调研。优化代表参与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的“菜单式选择”机制,及时收集汇总424名市人大代表参与意向,有针对性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扎实开展代表履职学习培训,举办1期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班,123名市、区、乡镇人大代表参加。

  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推动新修改代表法的学习贯彻,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在全市代表工作座谈会、市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班上作专题辅导报告;推动各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把学习贯彻代表法作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组织召开全市代表工作座谈会,就进一步以高站位、高标准、高效能、高质量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做了动员部署。举办1期代表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着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地方人大工作基本法律”“北京基本市情”“公共政策概论”四门培训课程。推进代表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效能,为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线上征求代表意见、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议案建议办理、代表履职登记等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继续办好北京人大网上课堂。

  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四个机关”建设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常委会党组贯彻落实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市委要求,研究制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和重点工作安排,确保学查改一体推进,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及市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办法;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查摆问题清单和集中整治台账,制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修订常委会党组贯彻落实《中共北京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办法》的若干措施,抓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落实。

  加强人大工作队伍建设。拓展利用去年“中山堂印记”专题展览成果,在机关举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北京实践”常设展览。组织开展机关“每月一法”学法活动。

  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围绕加强备案审查能力建设,推动制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指南(试行)》。完成法规评估、清理、配套文件报备3项规程的修改。探索建立符合人大监督特点的财经监督指标体系。坚持立法协商机制,报经市委同意,就国际仲裁中心建设条例在市政协开展立法协商。

  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围绕市委第七次人大工作会议筹备,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在机关组织“我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大兴调查研究,开展常委会领导市级重点课题调研8项、机关副局级实职以上领导干部重点工作调研49项。扎实推进“数字人大”一张网建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财经联网监督平台、数字档案室等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