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5年 > 第7期 > 监督进行时

拧紧燃气“安全阀” 织密安全“防护网”——《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执法检查纪实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李男

  城市燃气是集能源供应、民生保障、安全生产于一体的超大城市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燃气安全稳定供应是首都城市运行的重要保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市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制定《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20年进行修订,对于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燃气经营和使用行为、保障燃气安全和燃气行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燃气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条例》全面有效实施,更好地落实首都燃气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提升燃气管理水平,今年3月至7月,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一次坚持问题导向的实际行动

  检查什么?怎么检查?

  执法检查开始之前,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就坚持问题导向,将实际情况摸清、思路对策弄透,精心制定了工作方案,详细的调研安排计划、政府部门制定的配套政策清单、实地调研意见建议反馈单等都囊括其中。根据工作方案设计,每次专项检查都聚焦不同种类问题,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

  为进一步夯实执法检查工作基础,城建环保办到市城管委等相关政府部门、燃气供应企业等进行多次预调研。同时,系统分析“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对2024年燃气行业接诉即办的30437件工单进行分类统计,梳理出供应、安全、政策、服务等方面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城镇燃气信息化建设、规范燃气公司安全检查、消除燃气安全隐患等建议,确定了6个方面检查重点,进一步提升执法检查精准度。

  调研频次高、涵盖内容全是本次执法检查一大特点。

  本次检查的范围涵盖燃气的规划、供应、使用和应急保障,以及燃气设施建设保护、燃气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履行等情况,覆盖了《条例》规定的全部内容;检查责任主体包括了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机构、住房建设、规划自然资源等9个政府部门。

  4月14日,执法检查组把调研首站安排在了北京燃气集团通州门站、潞城服务中心和燃气集团总部,就管道天然气建设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专题检查。执法检查组现场检查管道天然气管网与设施运行情况,听取服务中心入户巡检、入户维修等工作情况,察看96777客户服务中心和运营调度大厅等,对强化全链条监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科技赋能等提出具体要求……

  4月至5月,执法检查组先后就管道天然气建设经营、液化石油气生产经营、燃气安全使用和应急储备等情况,进行4次实地调研,涉及主要点位10余个。

  除了实地检查,书面检查也是本次执法检查采取的有效形式。《条例》实施以来总体成效如何?《条例》要求制定的配套政策制度完成情况如何?燃气管理、设施建设和宣传情况如何?燃气服务质量和效率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执法检查组要求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机构等部门提交书面材料,成为实地检查的重要参考和补充。

  一次“听民声汇民意、集民智聚民力”的生动实践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执法检查组把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将民情、民意、民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监督力度,让人大监督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中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5月16日召开的一场专题座谈会就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具体体现。

  “我们接触燃气安全知识的途径比较有限,想更多地了解相关知识,但有些燃气安全宣传是发放纸质图册,覆盖面小、宣传效果不明显。”来自东城区东花市北里的曲萃霞大姐一针见血地说。

  “我们村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在使用瓶装液化气,希望液化气公司能够送气上门并负责安装与安全检查,解决大家的实际困难,也能消除安全隐患。”延庆区永宁镇吴坊营村村民吴铁全现场说出了老街坊们的心声。

  燃气公司基层工作人员说:“在燃气日常使用安全管理中,入户巡检到访不遇、使用不合格的燃气器具等问题较为突出,产生了安全隐患,希望加大对用户的安全用气宣传教育。”

  ……

  原汁原味的基层声音,反映的是群众和一线工作人员最直接的愿望和诉求。执法检查组用心倾听记录着各方面反馈的每一句话,为的就是从中摸清《条例》实施的成效、发现实实在在的问题,这也最能检验人大执法检查的“成色”。

  鉴于燃气安全相关问题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执法检查组专门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来自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市燃气协会、市煤气热力设计院、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坚持规划引领、健全燃气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燃气管理服务水平、完善燃气设施配件监管制度和加强公众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建议,为执法检查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一次“征求意见与法规宣传”相结合的创新举措

  执法检查,不仅是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有效监督,也是对相关工作的有力推动,更是一次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

  “燃气安全使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执法检查组成员、市人大代表路林说,“燃气安全管理不仅要依靠法规制度,还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

  本次执法检查将广泛征求意见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官方网站、北京人大微信公众号和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等向市民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不仅包含对《条例》知晓度的调查,也设计了入户安全检查、设施配件使用年限、相关责任主体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大家在答题中掌握安全常识、在互动中了解具体规定。

  问卷调查期间,共有12147人次参与作答,通过关于“燃气安全管理和法规实施的意见建议”开放式问题,收到具体意见建议4381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诉求的高频词主要集中在增加安全检查频次、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这些为执法检查的深入开展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建议,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燃气安全,人人有责。相信随着《条例》的全面、正确、有效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市民安全用气意识和防范能力,拧紧燃气“安全阀”、织密安全“防护网”,形成燃气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