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5年 > 第6期 > 特别报道

坚持首善标准 为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贡献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效能,不断提升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求真务实、积极作为,更好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四个机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按照“四个机关”的定位要求,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

  2023年,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就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常委会学习工作的意见,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

  2024年,通过《中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要点》,项目化推进落实党的创新理论。

  今年,思想政治建设继续走深走实,“四个机关”建设蹄疾步稳推进:

  落实常委会各类会议“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掌握市委工作安排和相关要求。

  印发《关于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各级党组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推动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开展“每月一法”学习活动,已先后邀请韩大元、武增、王轶、马怀德等领导和专家围绕宪法、代表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专题授课,帮助大家切实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坚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常委会重要议题举办常委会会议专题讲座,打造“四门课程”服务代表培训、机关干部培训,建设学习型机关,践行“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提高调研质量。

  5月16日,正值小满时节,《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北京实践》两台展览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正式在机关亮相。

  从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段段珍贵的视频,一次次人民民主实践、法治建设进程,都在讲述着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懈探索,讲述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特色优势,讲述着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遵循。

  “去年9月,为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我们在中山公园中山堂成功举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中山堂印记》专题展览,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李春荣介绍,在机关组织筹办主题展览,既是礼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

  以提升工作实效为支撑,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是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重要遵循。

  2月13日,春节假期刚过,常委会主任会议就通过了2025年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与往年相比,这份“任务书”堪称重量级。

  38项立法类议题、31项监督类议题,不但数量空前,分量也格外重:

  围绕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审议城市副中心条例、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修改)等,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开展三地联合执法检查;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审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永定河保护条例等,对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开展执法检查;

  围绕民生改善和人民群众权益保护,审议养老服务条例、集体合同条例(修改)等,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情况的报告;等等。

  “任务书”的重量级更体现在高质量工作标准上,体现在审议通过法规的政治效果、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上。

  3月26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北京市消防条例》(修订),获得各方好评。

  “《条例》强化了对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的管理,明确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进入电梯轿厢。违规拒不改正的,将受到处罚。”市人大代表、昌平区天通苑南街道溪城珑原社区党委书记苏静高兴地说,“这样的规定能够帮助解决基层精细化治理的瓶颈问题。”

  《条例》实施后,网上讨论最多的是“优化行政许可实施”“对企业实施‘非现场’监管”“无事不扰”等惠民利企政策,吃到新政红利的企业坦陈“优化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窥一斑而知全豹,“因需、应时、有效、管用”已成为常委会立法工作的“硬杠杠”。

  “任务书”的重量级还体现在科学凝练监督议题、提高监督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上。

  为科学保障“十五五”规划编制、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常委会今年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和各类规划衔接落实机制建设情况的报告。

  “怎样更好把握国家战略规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优势”“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建设如何”“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怎么精准衔接”等将是政府部门需要重点回答的内容。

  不止抛出问题,紧盯提实建议的市人大常委会将在调查研究上下足功夫:整合2个专委会力量,组织18位熟悉关心规划情况的人大代表,安排3个月的时间,都为着一个目标——确保监督质效。此外,常委会正在组织精干队伍,同步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项调研,进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

  继2023年制定《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之后,今年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本着关乎千家万户的议题要听取千家万户意见的原则,相关专题调研组将充分利用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有关诉求大数据,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推动家庭、学校、社会高效协同守护青春、守“未”成长。

  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为契机,夯实人大工作民意基础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建立完善“万名代表走基层”机制,发动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围绕事关市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修法和执法检查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最大程度汇民意聚民智。

  今年5月,一万余名三级人大代表围绕《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依托覆盖全市的代表家站,广泛倾听民意、汇集民智。市委书记尹力,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秀领,市政协主席魏小东,分别以人大代表身份带头到基层征求意见建议。

  代表们既带着“法规管不管用、好不好用”的问题直达一线,又发挥“身教胜于言传”的示范效应,以自身经历引导大家不断提升文明素养,将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李文表示,“这既是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具体实践,也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让‘身边人’带动‘身边事’,推动文明条例从纸面条文更好转化为社会共识的生动示范。”

  从2020年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制定时万名代表走基层问计于民,到如今执法检查“代表问效”取信于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贯穿始终,彰显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智慧。

  在北京,代表家站不仅是万名代表走基层的阵地,也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平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

  “满意!我很满意。”

  4月16日,以“助力文旅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职能部门进家站活动在密云区古北口镇河西村代表联络站召开,回答说满意的是市人大代表张春玲。

  谋划旅游线路、打磨长城文化品牌、吸引群众参与……代表家站里,职能部门、人大代表、市民群众共聚一堂、共商一事、共谋良策,形成生动实践。

  当下,活动“扩容”、体系延伸成为北京市代表家站建设新的特色:

  小院议事厅、政府部门负责人进家站联系代表专题月、法官检察官警官与代表面对面等活动,正在推动代表家站与接诉即办等平台在听取民意、解决市民诉求、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上有机衔接、功能互补;

  专业代表工作站、移动式代表联络站、科技园区产业园区代表联络点等,正在进一步密切“两个联系”,推动人大工作民意基础更加扎实。

  更好推动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是本届常委会支持和保障代表高效履职的另一个有力举措。

  着眼“内容高质量”,狠抓“优化建议培育、生成机制”,积极发挥专业代表小组作用,努力为代表同“一府一委两院”相关部门沟通搭建平台,邀请相关专业领域专家为代表提供咨询服务,协助代表把好政治关、法律关、质量关。

  着眼“办理高质量”,优化主任会议组成人员重点督办、专委会专项督办、代表工委统筹督办工作机制,把建议办理与推动中心工作、促进难题破解、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相结合,提高建议解决、吸纳、转化率,推进办理成果最大化。

  “这两年,关于公交专用道优化利用、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加强养老托育服务、强化‘三医’协同发展等一批建议办理都取得一致好评”,李文说,“我们正对照今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加强督办,努力实现‘办理一件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形成一项制度,推动一方面工作’的良好效果。”

  风劲正是扬帆时,笃行实干谱华篇。新时代新征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增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和历史主动,积极作为、高效履职,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安排更多转变为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效能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