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证我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展现出显著政治优势。
在9月14日召开的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是能够有效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京华大地焕发蓬勃生机活力。
1954年8月,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1979年12月,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产生市人大常委会,从此市人民代表大会有了常设机关。70年来,选举产生历届市人大代表1.1万余名,举行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62次、常委会会议336次,听取审议了市“一府一委两院”报告1400余件,作出决议决定320余件,办理提案6649件、议案9680件、建议6.6万余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172件,为首都发展提供了有力民主法治保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
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完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进一步建好“四个机关”,履行好人大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任务。要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以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把中心所在、大局所需、民生所盼和人大所能相结合,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要进一步密切“两个联系”,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各国家机关要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健全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