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长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担起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命,在新征程上全面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取得新进步,奋力谱写新时代履职新篇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海淀区人大常委会牢记政治机关属性,始终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政治信仰。区人大常委会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中关村重要指示精神等,作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好贯彻落实,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增强政治自觉。贯彻“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持重大事项、重要活动、重要会议及时主动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时刻对标对表党中央、市委和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精准用力,持续发力,切实做到党中央、市委和区委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就坚定地把人大的工作推进到哪里,自觉做到区委有部署、人大有行动、工作有落实,确保与区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强化政治担当。立足人大职能,深入贯彻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等关键领域积极担当作为,瞄准“要事”持续发力,把握“大事”主动履职,抓住“难事”合力攻坚,在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担当作为,以高水平履职汇聚起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人大贡献。
坚持依法履职尽责,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区人大常委会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做好决定、监督、任免等工作,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行使好决定权。立足新时代,对标新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区委的领导下,根据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准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履行法定职责,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及时听取和审议年度计划和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财政决算等方面报告,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行使好监督权。区人大常委会按照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工作要求,依法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点突出“人民性”,始终把“人民”贯穿监督全过程。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更新、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不断探索完善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式方法,拓宽监督渠道,通过执法检查、专项视察、议案建议督办等方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和改善、全面依法治区等工作依法开展监督,促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推进监督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比如,在财经监督方面,着力织牢财经“监督网”,看好人民“钱袋子”。不断探索预算监
督新路径,切实做好财政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政府债务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等,助力政府部门更好地“把钱用在刀刃上”“把钱用在民生上”。从2019年首次实现政府工作部门预算审查全覆盖,到2023年重点审查区教委等7个政府部门预算,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切实提高。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答好百姓“民生题”。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养老服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着力督办好代表建议,推动代表建议从“会场”落到“现场”:东北旺西路修整贯通,“玉海园二里社区配套设施回收”建议办理取得实质进展,“清河中街、朱房路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小事顺利办结,交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在监督政府部门工作方面,连续三年开展评议政府部门重点工作,今年又对7项部门重点工作开展评议,促进政府部门工作质效得到不断提升。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区方面,听取“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执法检查、法律法规征求意见等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在人大监督的有力推动下,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民生福祉得以切实增进,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行使好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准确把握党委决策与人大决定的关系,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坚决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用法治方式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区委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努力把人大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区域治理效能。
正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决定、监督、任免工作,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在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奋力担当作为,为海淀当好新时代首都新质生产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了人大力量。
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履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履职水平。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常委会党组会前理论学习、会前学法制度,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在人大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发挥机关党组织作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人大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党内重要的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等,增强理论修养,强化法治意识。同时,进一步强化机关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切实提高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向纵深拓展,推动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以严明的纪律、过硬的作风确保机关党员干部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扎实做好“两个联系”工作。通过每季度召开的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联席会、镇人大主席联席会,区人大与各街镇相互学习借鉴新经验、新做法,形成上下同心、沟通顺畅、运转高效的良好工作格局。以“两个联系”为抓手,加强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吸收、鼓励代表参与区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提高代表的参与度与融入度。发挥家站作用,用好民主“主阵地”,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学习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通过一系列加强自身建设的得力措施,区人大常委会履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不断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实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努力打造让区委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充分释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和效能,支撑和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和优势。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有效履行职责,在新征程上全面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取得新进步,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作出新的海淀贡献。(作者系海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