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4年 > 第6期 > 学习与思考

让立法走进寻常百姓家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刘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一名干部,我利用到基层立法联系点挂职的宝贵机会,深入了解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相关工作,加深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理解。一年时间里,我见证了仁和镇人大代表之家发挥“民意直通车”的突出作用,见证了“仁义和顺之地”盛开“民主法治之花”。

  “软硬件”齐抓,全方位保障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组织保障。仁和镇成立高位统筹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立法联系点下设13个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并建立113人的信息员队伍,形成“1+13+113+N”组织体系。

  制订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制订了“仁和镇北京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职责”,确保征求意见建议活动得到规范开展。

  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工作需要。为支持立法工作,仁和镇政府每年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安排5万元预算资金,确保立法征求意见工作顺利开展。

  采取座谈会、调研、线上征集和书面征求等形式,多渠道、多维度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让立法更能反映民声、民愿。

  整合利用资源,利用已有的场所、办公设备、工作人员、制度机制等,实现“一个场所、一套设备、两块牌子、两种职能”。

  兼顾“广泛”与“专业”,多形式征求意见建议

  被设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仁和镇人大代表之家牢牢把握“广泛性是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基础”这一原则,立足立法“直通车”定位和要求,“原汁原味”反馈基层声音。以2023年为例,共完成6项立法规划与条例征求意见项目,征求意见范围覆盖全镇23个村居社区。

  在镇人大主席吴健强带领下,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十步工作法”,不仅对法规条文进行解读,还认真宣讲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理念,介绍立法征求意见工作机制,让老百姓知道意见反馈给谁、如何反馈,法规审议通过后,还会将意见建议采纳情况进行反馈,实现“宣讲解读到群众中去,意见建议从群众中来”。

  在保证广泛性的同时,仁和镇人大代表之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注重发挥地区特定行业企业、专家的专业优势,收集到了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2023年10月,《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草案二审稿)》面向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这部绿色建筑领域的专业性法规,对立法征询对象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要求很高。仁和镇人大代表之家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事先研究工作方案,在普遍征询群众建议的基础上,特别要求中北华宇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专门组织召开座谈会,收集行业一线意见建议,通过征询对象的“针对性”,保证意见建议的“专业性”。

  10月中旬,仁和镇东南的二三产业基地内,召开了一场专家云集的立法征询座谈会,来自仁和镇工程监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相关行业的十余位企业负责人和一线工作人员参加座谈,各抒己见。区人大代表、中北华宇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立法信息点负责人孟金生提前反复研读相关文件,为参会的代表和专家进行条例草案解读。

  通过此次立法征询座谈会,我们收集到了关于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农宅推广、建筑垃圾处置等14个方面的专业意见建议,为高质量立法作出了应有贡献。

  “村、站、点”互为依托,民主法治与基层治理并进

  以村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为依托建立代表家站,以代表家站为基础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仁和镇人大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和完善的基本路径。仁和镇人大代表之家始终注重发挥村委会号召力和凝聚力,将联络站设在村委会办公地点,选民出门就能进站,保证代表联络站有能力、有意愿组织选民和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形成“一家十三站”的家站体系。

  “大爷您来啦,里边请!”2023年11月7日下午,热情洋溢的声音在村委大院响起,这是镇人大代表、杨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军营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人杨红在迎接前来参加活动的村民。

  村干部熟悉民情,群众基础深厚,在他们的努力下,村民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每次都能将会议室坐的满满当当。“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来,最后我们都没地儿坐了,得把座位让给村民”,村干部笑谈道。

  立法征求意见的过程同时是普法释法的过程,也是提升村民法治意识的过程,更是赢得群众理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法宝。

  仁和镇人大代表之家联合镇司法所开展“法律进乡村”知识讲座,组织人大代表和法律专业人士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将民法典、传染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带到村民身边。

  在立法征求意见建议的活动中,针对群众反映相关问题,村镇有能力回应解决的直接解决,涉及区级层面的问题,代表之家进行整理汇总,进一步反馈区人大常委会协调解决,基层治理融合进每一次活动之中。

  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仁和镇人大依托代表之家会议室空间,精心打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长廊,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梳理展示出来,将仁和镇全体人大代表、选民群众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风采保存下来,用一张张生动精彩的照片记录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民主故事。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仁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在最基层的村、镇,有热情、有能力的人大代表、代表家站工作者、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民主法治的生动实践在“仁义和顺之地”持续不断探索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