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4年 > 第4期 > 走基层 访代表

东城区人大天坛街工委:探索建立“代表+”机制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辛桦 于昂

  天坛街道位于东城区西南部,辖区面积4.03平方千米,地区常住人口2.7万人。在这里,有1个人大代表之家和10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6名来自不同行业的人汇聚在此,他们不只是人大代表,还是老师、志愿者、代言人……通过街道建立“代表+”机制,代表履职为民能力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也不断提高。

  代表+微讲堂:代表和居民“双向奔赴”

  “高血压会不会容易诱发心脏病,有没有一定的关系?”“我血管里有斑块怎么办?”在祈谷社区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微讲堂”的课堂上,市人大代表、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朱以诚讲完老年人如何预防易发疾病后,居民们围着她交流咨询。

  “这是我第3次来代表联络站讲课了,每次不仅能感受到居民的热情,还能感受到我自己的‘成长’。”朱以诚坦言第一次对居民讲课时自己课件里专业术语比较多,在座的居民总会眉头紧皱,听不懂自然互动就少。后来再与居民交流时发现得多用“群众语言”多说大白话,于是她及时调整了话术,微讲堂里互动的场景也多了起来。“我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多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指导大家正确认识脑血管疾病,走出就医用药误区,树立健康观念。”

  “人大代表微讲堂活动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8期,除了这8位代表,我们还有10位代表已经将自己分享的课程报上来了,等待开讲。”天坛街道人大街工委主任邓彬介绍说。

  2023年人大天坛街工委为了更好的发挥代表家站的作用,结合联组代表职业岗位、职业特长,创新开设了“人大代表微讲堂”,通过“一人一课堂、一课一内容、一课一交流”的模式,将“人大代表微讲堂”建成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代表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讲堂内容涵盖了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健康知识等,为了惠及更多居民,街道还将每期课程录制成小视频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受到了代表和居民的一致好评。“代表家站的三尺讲台激发了代表们的履职热情,提高了履职能力,使代表更加贴近基层,更好地服务于民,不断增强了代表与居民的双向联系,成为代表履职的‘新平台’、居民的‘新课堂’、代表居民互动的‘新站点’。”邓彬说道。

  代表+志愿服务:代表察民情,竭力解民忧

  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为居民解困,人大天坛街工委2022年组建起一支人大代表志愿服务队,至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疫情防控、防汛减灾、慰问帮扶……他们活跃在群众需要的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2023年夏,北京房山区和门头沟区遭遇强降雨,人员受困、房屋受损、交通中断,马龙、林余存、董军民等多位代表带领企业员工,或是通过红十字会等渠道捐赠善款,或是购买防汛所需的雨披、应急光源、消毒包扎用品等物资。在汛情面前代表们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筑牢汛期安全防线,彰显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

  逢春节、中秋、重阳等节日,一些代表主动走访慰问辖区困难家庭,为孤寡老人、老党员送上米面、食用油、牛奶等生活必需品,鼓励困难群众积极面对生活,为大家送来温情、送来关怀。

  不仅如此,代表们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人大代表、天坛公园园长马文香经常组织辖区居民到园内开展文明游园宣传,假期和周末还会组织学生开展绿地垃圾捡拾活动。“有一次我巡园时,看到一个戴小黄帽的孩子拎着塑料袋在绿地那捡垃圾,小孩叫了我一声,我问他怎么认识我,他说,之前都是您带我们来捡的,今天和爷爷来看有垃圾我就顺手捡起来。”马文香动容地说。天坛公园南门归昭亨社区党委书记王焘管辖,天气变暖游客数量与日俱增,看着拥堵的路口,他在居民群里发起了倡议,号召大家做义务指路员和疏导员。“开始时就十来个人,后来参与的居民多起来,现在还有好多家庭是祖孙三代一起参加活动呢。”说到这,王焘很是自豪。

  代表+为民代言:面对面听民意

  “2021年我刚当选为东城区人大代表时,我特别主动地去履职,但不知道怎么能快速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当时挺焦虑。”区人大代表聂倩坦言。据了解,像聂倩这样的新代表,天坛街道本届共有11人。为了帮助代表顺利完成角色转换,街工委召开新老代表座谈交流会,老代表传授履职经验。同时,邀请代表列席街道重要会议,并对接诉即办、中轴线申遗保护等中心工作进行调研,帮助代表尽快了解辖区情况。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代表们特别珍惜“人大代表”荣誉,更重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他们把握每一次回家进站的机会,同时主动要求参加社区党员会、议事协商会等居民会议,通过多渠道了解、收集居民心声,提交相关建议,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当好大家伙儿的“代言人”。

  “您这是刚买菜回来啊?”“是啊,我去天天家园(南二环外)那刚买回来。”区人大代表白玉兴在一起进站接待时,听见两阿姨的对话觉得很奇怪,怎么买个菜要跑那么远。原来,永内及周边两个社区常住人口6000余人,辖区内也有小型菜店,但是品种少、价格高,居民只能跑到西城区天桥或者南二环外的菜市场去买菜。“这里没弄个蔬菜直通车?”“之前有,疫情的时候就停了。”于是,这个事成了白玉兴的一个心病,他联合周边几个社区人大代表到社区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走访,做足了功课。今年区“两会”上,他的建议第一时间得到了回应,“公交便民驿栈菜车”进驻了社区,居民不用再跑几公里外买菜了,群众连连称赞。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西园子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的建议》《关于东城区中小学校增加通学方式的建议》《关于增加社区医院药品品类的建议》《关于调整前门南大街南向北方向机动车(公交车除外)限行时间的建议》……三年来,26名市区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建议37条,为居民办理实事18件。

  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责任和义务。天坛街道联组的代表们在一件件的具体的行动中,深入群众、扎根群众,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心贴心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不断丰富“代表+”内容,实打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关心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