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4年 > 第2期 > 人民代表大会70年

人大70年:薄薄几张“纸” 载来老故事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本刊 张樾

  1954年8月17日,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召开,从此,人民当家作主在首都北京开启了崭新篇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实践也与首都人民更加息息相关。70年时光荏苒,70载精进不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深扎根在京华大地,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回望历史,铭记初心。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市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为契机,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系列庆祝活动,讲好人大故事、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2023年12月18日,《关于公开征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相关文史资料和纪念性实物的公告》正式向社会公布。一个月的时间,展陈收集组收到了数百条来电,数百条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的历史线索被一一登记在册。一件件实物、一份份历史资料,让我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北京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市民群众与人大工作者的热心参与,也让参与这项工作的人都倍受感动。

  跨越40年的代表活动瞬间

  “您好,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展陈收集组,您的捐赠信息已登记,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展陈收集组的办公室里,不断响起的“热线电话”和紧张忙碌的资料整理成为近期的工作常态。询问线索、登记信息、接收快递、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对于展陈收集组来说,每一天都有很多细碎但重要的工作,每一通电话都可能收到让大家激动的信息。

  采访当天,工作人员李晶莹刚刚收到了热心市民柯子翼专程送来的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代表活动照片。这些照片成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在改革开放前后恢复工作、不断发展的一个鲜明见证。迄今40余年,这些照片依然保存完整。拿着这些承载着人大历史的老照片,代表活动的历史瞬间更加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谈起这些照片的捐赠过程,李晶莹非常感慨,她说:“这名市民非常热心,捐赠的照片很有历史价值,并且他专程两次来到市人大常委会,把照片当面捐赠给我们。”据了解,柯子翼平时热爱收藏,这些照片就是其中一部分,在得知征集消息后,他就作出了捐赠的决定。柯子翼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作为捐赠者,这些照片能被更多人看到、照片承载的历史能分享给更多人,这本身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接诉即办”的人大代表

  令李晶莹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张40多年前的代表证,这名代表的名字叫吴寿松。他是西城区第七、八届的人大代表。

  捐赠这份代表证的是吴寿松的女儿吴戈女士,公开征集的公告在媒体发出后,吴戈在下班路上听到了这则消息,当天,她就和家人一起把父亲当代表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初步整理。

  “父亲2016年已经去世,但是他当代表时候留下的东西,一直都在我们家保存着。”谈起此次展览,吴戈表示,“我认为这件事很有意义,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年代人大代表的工作状态,能够证明我们国家的人大代表几十年来都是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的。作为一名见证者,我非常有感触。”

  吴戈表示,当时还没有12345热线,很多群众反映问题都是直接到家里或工作单位找代表。据了解,当年,找吴寿松代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的群众很多,为了更好地接待群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吴寿松代表的工作单位专门给他安排了一间办公室,支持他履职为民。小到屋顶漏水、邻里纠纷,大到住房问题、队伍建设,当代表期间,吴寿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注重实事求是,多次主动到群众身边走访调查。为了正确保护群众的利益,他不仅用好人大代表身份支持公正司法,还主动向群众宣讲政策法律,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在1984年的一篇报道中,人民群众是这样评价吴寿松的:“我们就是需要这样为了人民利益敢于斗争的代表。”

  当家作主才能投出庄严一票

  民主选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选举的各类资料,成为展示我国民主进程的光辉注脚。

  “踊跃投票”“庆祝普选”,这是一张1953年北京市西单区(已撤销的市辖区,1958年并入西城区)人民热烈庆祝普选的老照片中的两句标语。作为北京最早开展普选工作的地方,西单区的普选实践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首都确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此次展览中,各区人大纷纷整理、报送本区人大重要历史资料,基层群众积极参与选举的影像文件就是其中一项。

  一张张选民证,记载着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故事,也展示着我国选举制度不断完善的历史。市民霍然捐赠了自己在1984和2006年的两张选民证。他说:“参加选举投票是公民的权利,了解我们国家的制度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与义务。”霍然表示,在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年之际举办纪念性活动,是一次鲜活的普法教育,能够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了解我国的制度优势。“等到展览开放,我一定会到现场去的!”霍然说。

  透过薄薄几张“纸”,一个个鲜活的瞬间定格在历史中,成为讲好首都人大故事的时代印证。也正是有市民群众和人大工作者的热情参与,让我们始终坚信,我们有能力、有信心讲出更多人大好故事、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