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4年 > 第12期 > 会议报道

不断强化制度保障 切实提升消防治理效能——《北京市消防条例(修正草案)》二审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文/李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北京作为首都和超大城市,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中央国家机关、文物古建、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商业综合体聚集,国际交往活动和大型群众性活动频繁,做好首都消防工作,维护好首都安全稳定极端重要、责任重大。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消防和安全的重要论述,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在北京市的实施,维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提高全市安全发展水平,市人大常委会将修改《北京市消防条例》列入2024年立法计划,9月对《北京市消防条例(修正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修正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11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

  深入调查研究,为高质量立法打好基础

  为精准发现问题、推动靶向施策,社会建设委员会在《北京市消防条例》修改过程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调研活动,做到精心准备、精细调研、精准施策。

  坚持开门立法,广泛听取意见。通过常委会门户网站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协助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联系各区人大常委会,广泛听取了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街道乡镇、社区(村)和部分企业、市民代表对《条例(修正草案)》的意见建议,汇集了经验做法和修改意见392条,梳理出健全监管部门职责、强化街乡履职保障、细化火灾预防和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措施等11类24项具体修改建议,逐一进行研究。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取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为立法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深入实地调研,找准堵点难点。围绕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区人大常委会和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到东城、朝阳等区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平房院落村民自建住宅、超高层建筑等的消防治理难点、堵点,调研基层消防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落地情况,察看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安全出口设置和施工动火作业管理等情况,与相关从业者面对面交流,获取一手信息。通过深入细致调研,把情况摸清,把堵点找准,为科学立法决策打牢基础。

  强化专题研究,完善法规草案。围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火灾事故调查、基层消防安全治理等专题形成了专项研究报告,分析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成因和解决对策。在此基础上,会同常委会法工委、市司法局、市消防救援总队对《条例(修正草案)》进行研究修改,不断调整优化制度设计,并就拟修改的内容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确保制度规范深度契合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突出修改重点,不断完善法规制度设计

  一审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总体认为,《条例(修正草案)》完善消防监管体制,健全隐患治理措施,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设计基本可行。同时,针对消防监管部门职责、失信惩戒等提出了意见建议。社会建设委员会结合审议意见和调研了解到的各方面情况,重点围绕监管职责、管理措施等对《条例(修正草案)》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北京市消防条例(修正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次审议稿)。

  强化消防监管部门职责。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方面提出,消防监管部门作为消防安全监管和灭火救援的中坚力量,应当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和专业优势,提升监管和救援的能力水平。经研究,社会建设委员会补充了消防监管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制定灭火预案,并与社会单位开展联合演练的职责,强化灭火救援的协同联动,提高救援实效;明确了消防监管部门应当建立消防技术服务信息应用处理机制,加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估结果的衔接运用;规定本市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标准体系,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夯实基层消防治理基础。社会建设委员会在调研中了解到,多个区人大常委会提出需要加强对街道乡镇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的支持和保障。同时,调研中发现,街道乡镇通过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提升了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为此,草案二次审议稿明确规定消防监管部门要对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并制定基层消防安全检查标准;明确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实施,以深化消防安全协作共防,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完善突出火灾隐患治理措施。有常委会委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动自行车、村民自建住宅的消防安全管理。经研究,草案二次审议稿增加了使用电动自行车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建立健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鼓励企业、科研单位等开展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火灾风险防控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方面规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聚焦消防安全,还明确了村民自建住宅应当符合农村消防规划,规定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应当符合有关消防技术标准。

  11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围绕提升市民消防安全意识、加强重点场所火灾防范、压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为下一步的修改工作奠定了基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筑牢消防安全防线丝毫不能打折扣。市人大常委会将严把立法关,以高质量立法切实提升首都消防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