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在2022年立春之时如期开幕,北京时隔14年再迎奥运,成为首个“双奥之城”。对我而言,能够有机会作为一名观众,去现场观看冬奥比赛,更是十分的荣幸和激动。
赴约冬奥,是我们的热切期盼。冬奥筹办以来,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热爱、参与冰雪运动。身边许多朋友周末相约滑雪,假期的冰场经常是满满当当,“一墩难求”一度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对北京冬奥会的热切期盼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观看的是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运动员滑过陡峭的加速台,利索灵活地起跳旋转,然后稳稳落地。虽然没有中国运动员参加,但台下的观众会为每个选手的完美动作惊叹欢呼,也会在选手出现失误时用掌声为他们鼓励加油。
在比赛现场,我直观地感受到了观众对于冰雪项目的热情,参赛运动员也以高超的滑雪技术、顽强的拼搏精神告诉我,这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值得我们的期盼。
赴约冬奥,是运动员的人生机遇。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奥会的新增项目。就在2月8日,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获得了冠军,自由式滑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本届冬奥会,中国第一次实现“全项目参赛”的目标,代表团中有131名年轻运动员是首次参加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男子组的选手何金博就是中国代表团中年纪最小的选手之一,虽然遗憾无缘决赛,但在资格赛中已经初露头角。对何金博这样的年轻运动员来说,参加冬奥会这一国际顶级赛事对个人能力的锻炼提升、对未来职业的发展促进都是不可替代的。这批年轻人,是中国未来冰雪运动的坚实基础,也将带动我们的冰雪运动不断发展。
赴约冬奥,是中国的庄严承诺。1980年,中国代表团第一次亮相冬奥会,2002年中国才拥有了第一个冬奥会冠军。而在42年后的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鸟巢”盛大启幕,中国兑现“冰雪之诺”,向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盛会。能够作为观众在北京观看冬奥会,我格外感慨。中国举办冬奥会攻克了制冰造雪的技术难题,顶住了新冠疫情的防控压力,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
时至今日,中国不仅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更通过举办冬奥会促进了冰雪运动进步、培养了国家体育人才、带动了运动设施建设、带火了冰雪经济发展,真正成就了中国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双赢的局面。这不仅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诠释,给全球带来了一种共克时艰的坚定力量,也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自信从容、更加强大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曾说:“这是百年变局的一个缩影。”体育是国家强盛的标识和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
参与到冬奥中去,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与繁荣和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与世界约定了一场精彩的盛会,当我们克服困难、履冰踏雪走到这里,也就不再需要去证明什么,赴约已经是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