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学习培训计划总体要求,教科文卫办公室举办“公共文化服务”代表专题培训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杜飞进作开班动员。培训班安排了四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介绍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庞微介绍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介绍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情况,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乘虎介绍关于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立法的建议。
雒树刚
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
“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
“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论述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刻揭示了公共文化服务在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论述十分丰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论述,深刻回答了公共文化服务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引领性和实践操作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处在最基层,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得好,有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就能吸引群众、感染群众。用文化的力量把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就会起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就是寓教于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之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设施建设,轻人才培养;重线下服务,轻线上服务。
■未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
我国到2035年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强也是强在质量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要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实效,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定要注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公共文化服务要把“端菜”和“点菜”结合起来,群众需要什么,政府送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在,各地在大力推广“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
文化设施的有效辐射半径是10分钟,超过这个距离,群众就感到不方便了。现在,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打造10分钟文化圈,让群众就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庞微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进入十四五时期,新任务新目标是推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资源、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在巩固完善“四化”基础上,以全市域建设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身边化、服务内容品质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为目标,即“新四化”,构建完善、完备、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动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
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场地设施建设,让村村、乡乡都可以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陈名杰
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情况
■“博物馆之城”理念
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我们所讨论的“博物馆之城”是一种新兴的城市建设理念,其建设范围往往是城市整体,建设计划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重点功能区规划相互衔接,建设进程与城市建设发展同步推进,建设目标则是增加博物馆数量、提升博物馆质量、完善博物馆体系、提高博物馆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力水平。
■怎么建设“博物馆之城”
当前,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将博物馆之城建设列入“十四五”规划和推进全国文化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写入北京市“十四五”规划。
推动形成北京市地标性大型博物馆群落;支持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有条件的区实施“博物馆强区”战略;探索利用腾退文物建筑、工业遗产、空置厂房等闲置空间及城市综合体,引入博物馆文化功能。
健全博物馆藏品管理和保护机制;系统保护和修复国有馆藏文物;搭建文物艺术品交流平台,有效增加博物馆的藏品来源渠道;理顺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提高博物馆文创能力和水平。
杨乘虎
关于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立法的建议
■立法着力点
突出首都功能定位,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思想和政府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优质、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坚持首善标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将北京特色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多领域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参与,明确服务保障。
(整理/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