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健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今年3—4月,在关涉千家万户的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执法检查中,本市各级人大把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将人民的呼声更好转化为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具体行动,将民情、民意、民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大监督力度,让人大监督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中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问题导向,把人民群众的关切作为执法检查的着力点
非机动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它的经济、快捷、环保让市民“爱之深”,它给城市交通、消防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难题也让市民“责之切”,本次执法检查从一开始就把人民群众的关切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针对2018年11月开始实施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简称条例),2019年就开展了执法检查,当时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超标电动自行车上。去年10月,条例规定的超标电动自行车3年过渡期满,过渡期后政策落实情况如何?条例实施中还有哪些“不到位”?怎样让条例更好发挥作用?带着这些疑问,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年针对条例实施情况再一次开展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工作千头万绪,确定检查重点是头道工序,“怎么确定”“确定什么”,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态度问题。甚至可以说,检查重点确定的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执法检查的成效,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执法检查的满意度。
市人大常委会监司办司法处处长张燕平介绍:“根据执法检查组组长杜飞进主任要求,我们把代表议案建议、群众反映意见、调研了解情况作为确定检查重点的依据”。
今年市人代会上,张梅菊、童磊、王娇、肖燚4位代表从充电设施建设、电动车动态管理、电瓶上楼充电、外卖行业用车管理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张燕平和她的同事们在认真阅读建议全文后,与4位人大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请他们为执法检查“想法子”“出点子”,并且邀请他们加入执法检查组,全程、深度参与到检查中。
为了获得一手、翔实的市民诉求,监司办工作人员根据去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非机动车问题次数较多的具体点位,以“暗访”的形式逐一梳理。他们放弃晚上休息时间,在小区间穿梭,记录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飞线”充电数据,他们利用点餐高峰期在商圈蹲点查看外卖小哥违规行驶问题,错过了自己的吃饭时间。
一边对照居民诉求看问题,一边拿着法规条文扣细节,在两周时间里,执法检查组确定了6个方面关涉20个法条的检查重点。工作人员将这些重点逐步细化,形成了3张供代表使用的调查问卷和1张供各区融媒体平台使用的问卷模板,身边是否建有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道路上交警能否对非机动车辆违法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处罚,周边区域是否存在共享单车车辆堆积或无车可骑的情况等一系列市民身边、路边、周边的问题都被囊括到了调查问卷中。
之后,本着“多听听群众声音,多听听代表意见”的原则,执法检查组又在小范围内请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市区人大代表、热心市民对检查重点、检查方案、调查问卷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提升民意分量,增强工作质量。
坚持开门搞检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条例在实际生活中执行得如何?交管、商务、消防、邮政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进?对此,往往是老百姓心里最清楚,他们也最有发言权。
3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组长杜飞进带队赴朝阳区开展快递外卖用车管理专题检查。执法检查组先后来到美团综合指挥中心、盒马鲜生望京店、顺丰快递新荟城营业点,察看快递外卖企业规范车辆管理、充换电设施建设使用及落实交通和消防安全责任情况。
“外卖小哥有没有被平台的计算方法‘绑架’,不得不提高配送速度”,在美团综合指挥中心,杜飞进主任的问题一针见血,听到工作人员的认真解释后,杜飞进表示平台要多一些安全培训,多一些员工关怀,多一些科技应用,帮助外卖小哥按下“减速键”。
在盒马鲜生望京店的锂电充电柜前,执法检查组成员郑红强代表和恰好过来充电的盒马骑士聊了起来,“充一次电需要多少钱,能用多长时间”“这里的6组充电柜够不够你们用”“附近社区有没有类似的充电柜”,几轮问答下来,郑红强对外卖小哥的需求和锂电充电柜的推广应用心里有了底儿。
执法检查组不但在专题检查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还组织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参与到“身边”“路边”“周边”三边检查中。代表们需要完成两项“规定动作”:填写本人的三边检查反馈单,提供问题点位和相关图片;带着调查问卷走进代表家站,面对面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据统计,共有15413名人大代表参与了执法检查,提交检查单39501份,代表参与率达到98.03%。各级代表在家站现场听群众“吐槽”1159场次,收集调查问卷69106份,涉及具体意见建议10926条,为条例“边检查、边督促、边整改”提供了精准的“靶向目标”,也为破解非机动车治理难题带来了可以复制推广的“金点子”。
“我们西潞街道的15位市、区人大代表在3个代表联络站共发出调查问卷107份,收回调查问卷107份,涉及的具体点位有14处,大家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加大非机动车监管力度、加强交通法规知识普及宣传、增大共享单车调度频率3个方面”,北京市、房山区人大代表邵雪松说。
邵雪松对这样开门搞检查的方式也给予了高度肯定,她表示,有时候代表履职主要靠的是代表个体的意识,但这次组织代表到家站收集群众意见,可以更广泛地征集民意、汇聚民智,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问题。
为了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把开门搞检查的门开得更大,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统一布置,各区利用融媒体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app等,把调查问卷推送到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市民面前,让不能来代表家站反映诉求的市民也有渠道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盼。
“要严格控制共享单车总量,增加早晚高峰地铁站附近车辆调度频率”“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还是太少,而且有的距离居民楼过近,不太符合规范”“不同小区充电价格不一样,希望市区加强统筹,按照民用电标准收费,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要给外卖骑手配备容易识别、统一编号的服装等,方便电子眼抓拍违规驾驶行为”……从融媒体平台收集上来的意见建议涉及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快递外卖用车等方方面面,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诉求在平台上碰撞出绚丽多彩的民意民智火花。
参与检查的代表说,把融媒体平台应用进来,为执法检查探索了一条找到市民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约数的新路径,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更加深厚的人民根基、更加鲜明的人民底色。
坚持落地有声,力求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执法检查,就其本意而言,就是要抓住那些影响法律实施、制约工作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查清病灶、对症下药,进而推动问题解决、工作改进、法律实施。所以,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最能检验执法检查的“成色”。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检查报告+问题清单+督促整改”机制,本次执法检查在用好这一机制上下足了功夫:检查报告要求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实;问题清单要求落实好“四有”要求,即“有具体点位、有条款对照、有数据支撑、有整改建议”;督促整改要求以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各区人大常委会督促问题清单及时销账。
据了解,执法检查组通过实地调研、代表提交的“三边”检查单、代表家站收集的调查问卷和融媒体平台汇集的市民关切,共梳理问题点位17327个,都已交各区人大督促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整改,截至目前,已有82.95%整改完成,其余问题正在加紧办理。
4月21日,在大兴区清源街道代表之家,召开了一场别样的执法检查现场督办会,参加会议的不仅有执法检查组成员、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区政府部门,还专门邀请了清源街道的人大代表和市民群众,请他们现场听取政府部门改进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
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刘玉波介绍了消防部门领到的整改任务和具体落实情况:针对327处电动自行车上楼、电池入户现象,消防支队借力“创城”工作,发动网格力量开展全区“大扫除”,进行集中清整;针对264处“飞线”充电现象,消防支队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成立8个专项督查组,对属地不定时督导检查;针对78处消防宣传语缺失现象,他们增加了线上视频宣传和线下海报张贴,提高防范火灾意识。
人大代表和市民群众当场对消防救援支队的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表示了认同,并从抓好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淘汰全过程执法监管方面对多部门协同执法提出了建议。
“每个区都召开了类似的问题督办会,加起来一共有一百多场”,张燕平说,“执法检查就是要真找准问题、真抓住问题、真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怎么样,最后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