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导航小图标 首页 > 服务互动 > 《北京人大》杂志 > 2021年 > 第3期 > 研究与探索

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北京“两区”建设

【字号: 收藏收藏 打印打印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后称“两区”)的设立是北京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重大战略机遇。“十四五”时期,“两区”建设是北京市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建设特色与活力兼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北京“两区”建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强政策集成创新。在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批复设立之前,我国已陆续设立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南、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从2013年9月批复设立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始,到2020年9月设立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我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已累计形成260项,这些制度创新成果正面向全国复制推广。北京自贸试验区应充分发挥首都优势,锐意创新改革,积极探索自贸试验区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独具首都特色的自贸区政策高地。北京“两区”建设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应用好用足、集成叠加各项政策。近年来,北京在提升营商环境的便利化举措方面成效显著,现在是要推出降低运营成本硬核政策的时候了,建议在三城一区、特别是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率先试点双15% 税率,其一是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政策,并分步骤、适当扩大适用范围,由外籍高层次人才扩大到高端国际人才,再到“高精尖缺”人才。

  其二是试点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也以分步骤、分阶段的方式推进,由北京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自贸区企业逐步扩大到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所有企业。此外,在自贸区还要试点生产设备、零部件“零关税”以及在自贸区内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政策,鼓励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发展。例如新能源汽车,目前我国进口关税整车税率为15%,如果实施新能源车零部件“零关税”并实现“区域价值增值30%”后整车销售到内地,可享受“零关税”待遇,根据测算,一辆70万元的进口车利用这个政策可以节省关税8万元。

  还有一点,就是开展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探索将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用于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和监管决策实践,为国家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速全球创新产品在我国临床使用的可及性提供新途径、新方式。例如,跨国药企在完成真实世界临床数据采集、分析、审评等工作后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完成在国内上市,总耗时5个月左右,而按照现行的程序、步骤,至少需要3至5年时间才能进入国内市场。通过这几项政策举措创新,着力打造高精尖产业运营的成本洼地。

  二是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与人才优势,为“两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北京最大的优势在科技和人才,本市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767名,占全国的47%;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2086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400名,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5万家,独角兽企业82家,占全国的一半,是全球仅次于硅谷的独角兽最密集区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首位,这些都为加快推进“两区”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要以“两区”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适宜人才发展,特别是国际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探索创新国际人才职称评聘政策在自贸区内先行先试,建立健全外籍人才执业资质、职业资格认证机制,试点实施外籍人才工作许可负面清单管理机制,探索技术移民试点和“特殊技能”工作签证,试点建立外籍人才工作信用服务体系,加快聚集“五新”人才,积极拓展国际人才柔性聚集渠道,大力提升国际人才综合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两区”范围内应用场景建设,为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加快应用场景落地推广,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北京市于2019和2020年分别探索推出了海淀城市大脑等首批10个应用场景建设项目,以及第二批面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线上教育、产业升级、央企服务、“科技冬奥”、重点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个重点领域的30个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并发布《北京市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

  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设立“两区”应用场景建设专项,以应用场景建设带动“两区”建设实现创新发展突破;另一方面,将“三城一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相关自贸试验区区域纳入应用场景建设重点区域,在产业升级、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数字技术的深化应用,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通过应用场景建设促进自贸试验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强“两区”国际标准化能力建设,占领“两区”建设制 高点。科技创新是“两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把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关键环节在于标准化管理与服务。因此建议,一方面,建立区域性国际标准化管理与服务中心,采取“总部+地区中心”的架构。总部建议设在北京,在中国主导的区域合作组织内,如RCEP区域合作协议、“中欧投资协议”、金砖五国机制等,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设立地区中心。

  另一方面,搭建科学合理的成员制度,积极吸纳有志于共同推进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国家加入,由其对应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管理,下设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照功能代表各自国家参与区域性国际标准化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首都丰富的标准化技术、管理人才优势,率先把北京建成区域性国际标准化技术与管理高地,结合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发展,为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和人才提供高端的标准管理服务和技术标准化服务。

  五是研究建立自贸区建设进程评估指标体系。借鉴国际权威指标体系,结合WTO、OECD以及世界自由区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近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或研究报告,甄选既符合自贸区未来发展方向又具有国际普适性的指标,科学设计构建多维度、多层级指标体系,科学评估北京自贸区建设发展状况,建立长效机制,监测、指导自贸区未来发展。

  指标维度方面,自贸区发展评估指标体系至少应包括营商环境、人才及人力资源状况、创新创业情况、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贡献等方面。营商环境维度主要考察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人才及人力资源维度主要考察自贸区集聚人才状况及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创新创业维度主要考察自贸区知识和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可持续发展维度主要考察自贸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绩效,经济贡献维度主要考察自贸区对所在地区经济贡献。指标层次方面,自贸区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可设计至少三级指标,并设置相对值度量标准,以数据可获得、可量化、客观性、易操作等为主要原则,科学设计指标体系。